佛教与儒教

佛教与儒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荒木见悟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杜勤
出版时间:2001-1
价格:21.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4822407
丛书系列:中国哲学前沿丛书
图书标签:
  • 佛教
  • 荒木见悟
  • 理学
  • 日本汉学
  • 思想史
  • 阳明学
  • 宗教
  • 儒教
  • 佛教
  • 儒教
  • 东方哲学
  • 传统文化
  • 宗教比较
  • 思想史
  • 伦理学
  • 经典解读
  • 智慧传承
  • 精神修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佛教各宗派之中最直截了当地强调掌握“本来面目”和“本分田地”的是禅宗,而为禅宗的思想基础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本来性一乘教”的华严学。《佛教与儒教》从华严学开始执笔撰写,原因就在于此,但《佛教与儒教》之所以把宗密的《圆觉经》的哲学有意识地与《华严经》的哲学相提并论,是因为笔者认为“本来性一乘教”在这里体现出鲜明的曲折,建立一套面貌迥然不同的哲学体系,准确地把握这种曲折和变异,对理解后来的宋明思想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总序
序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哲学
第一节 逐机与称法
第二节 别教一乘与同教一乘
第三节 事事无碍的逻辑
第四节 行布门与圆融门
第五节 信满成佛
第六节 心佛众生
第二章 圆觉经的哲学
第一节 圆觉经的表章
第二节 顿悟渐修
第三节 绝对知
第四节 教禅一致
第五节 顿悟渐修与顿悟顿修——宗密、李通玄、禅
第三章 朱子的哲学
第一节 大慧宗果的立场
第二节 现实性把握模式的转换
第三节 天与心
第四节 所当然与所以然
第五节 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
第六节 四端说
第七节 未发与已发
第八节 持敬
第九节 格物致知
第十节 豁然贯通
第四章 王阳明的哲学
第一节 知行合一
第二节 致良知
第三节 无善无恶
结语
后记
新版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内容摘要: “本来性—现实性”是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贯穿其整个中国哲学及佛学研究的过程。这一方法论观念既源自其对儒佛两教重要经典的创造诠释,更是源自其深刻的宗教体验、身心体验乃至战争期间的生命体验,最终在《佛教与儒教》中以“序论”的方式登场。在儒佛...  

评分

内容摘要: “本来性—现实性”是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贯穿其整个中国哲学及佛学研究的过程。这一方法论观念既源自其对儒佛两教重要经典的创造诠释,更是源自其深刻的宗教体验、身心体验乃至战争期间的生命体验,最终在《佛教与儒教》中以“序论”的方式登场。在儒佛...  

评分

文字词义的通透对于一个现代人是如此重要。讳莫如深的古文对于没有多少研究的人来说,味同嚼蜡。无疑,《佛教与儒家》就是这样一本书。但作为一本严肃的哲学著作来说,这又是必须的,既然研究佛教与儒家,那么必须追溯其历史,而历史便是从古人这些文字入手。它并不是一本通俗...

评分

内容摘要: “本来性—现实性”是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贯穿其整个中国哲学及佛学研究的过程。这一方法论观念既源自其对儒佛两教重要经典的创造诠释,更是源自其深刻的宗教体验、身心体验乃至战争期间的生命体验,最终在《佛教与儒教》中以“序论”的方式登场。在儒佛...  

评分

文字词义的通透对于一个现代人是如此重要。讳莫如深的古文对于没有多少研究的人来说,味同嚼蜡。无疑,《佛教与儒家》就是这样一本书。但作为一本严肃的哲学著作来说,这又是必须的,既然研究佛教与儒家,那么必须追溯其历史,而历史便是从古人这些文字入手。它并不是一本通俗...

用户评价

评分

大概读懂五六层吧,特别是讲佛教的内容。语言有些晦涩不畅。也许探索内心各个细致关节处的语言也只能如此。总的说,是一本好书,需咀嚼。

评分

大概读懂五六层吧,特别是讲佛教的内容。语言有些晦涩不畅。也许探索内心各个细致关节处的语言也只能如此。总的说,是一本好书,需咀嚼。

评分

说真的,大陆版翻译比台版好多了,台版看了两遍都似懂非懂,简直让人怀疑这本书哪里当得上那么高的声誉。看了大陆版的才知道荒木先生的学识实在是值得钦佩的。

评分

[PKU/E2-1]B948/178

评分

本来性与现实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