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恒明博士: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硕士、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曾先后在美国IBM、美国国家数据公司、美国朗讯、和美国EMC公司任职8年多,参与了EMC公司的Engenity存储操作系统和IBM的AIX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为多家跨国公司设计过(信息)灾难恢复解决方案。2003年10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为学科带头人和高可靠软件实验室负责人。
目前开设的课程有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高可靠软件工程、信息灾难及灾难应对、和科技英语。邹恒明博士主持有教学研究项目2项,发表教学论文1篇,翻译教材一部。主持有前沿科学研究项目6项;在国际主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在高可靠软件工程理论、高可用信息系统理论、先进存储管理技术、和Translucent Computing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研究成果。邹恒明教授主讲的各门课程均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精力对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包括操作系统发展的历史背景、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输入与输出、多核环境下的进程调度和操作系统设计。本书用大量生活实例,生动解释了操作系统中的主要难点和模糊点:锁的实现、同步机制的发展轴线、纯粹分段到段页式的演变、多核环境下的进程同步与调度和操作系统设计等内容,而放弃了对操作系统核心以外内容,如安全、多媒体系统、虚拟机技术、光盘技术等的论述。本书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内容连贯,便于学生顺利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
本书层次丰富、涵盖操作系统的所有核心内容,适合作为国内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也是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分布式计算的脚步渐行渐远,网格计算的热潮逐步退却,云计算和云存储正慢慢揭开面纱……在所有的变化中,不变的是这些计算的支柱:操作系统!能否深刻理解它也许会决定云时代的“浮沉”。
本书从生活哲学的视角对操作系统的原理进行阐述,通过逻辑推理演绎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奥秘,讨论范围包括操作系统的所有基础内容:背景与历史。进程与线程、通信与同步、调度与死锁,分页与分段。磁盘与文件。输入与输出等。此外,作者以新颖的组织方式讲解了锁的实现、同步机制的发展逻辑。从分段到段页式的演变、多核环境下的同步与调度、操作系统设计的原则。
本书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讨论充满趣味性:每一章都力求细致地阐明一个主题,将通俗的哲学原理和逻辑推理贯穿于每一个主题,构成全书的有机整体,并适当地引入计算机组成和编译器知识,揭示操作系统在程序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把读者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带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神学,哲学,科学,作者似乎想把三者结合为一体,但从每章开头的似乎和本章内容无甚联系的小故事来看,似乎没有做到这一点,每章的技术性讲解还是没有脱离“科学”而上升到“哲学”,所以想要从所谓“哲学”的高度(就像作者在序中说的那样)来理解操作系统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
评分本人是吐槽的,书的名字说是计算机 操作系统哲学原理,说是通过哲学的方面了解操作系统,听着很高级吓人,但是看书后,感觉就是讲操作系统的吗?每章开头有一些小趣闻或者小故事,其实好多和后面的关系不是那么大!
评分这学期开os课 这书和modern os定位不同,不知道某些拿这两本书来评价的童鞋是出于什么心态。 这书给我感觉就是像小说似的,读起来不累,甚至于舒服,有想读下去的欲望,但是要想读完它能吸收到什么精华精髓,这还是有点过分了的。 有些地方是有些偏激的个人观点,不把它当教...
评分比较适合当做OS的入门教材来看。OS各个比较重要的部分都用浅显的说法讲述了,阅读起来无难度。由于本书是入门教材,所以不注重细节是难免的,否则刚开始看的人可能会有点晕。看了这本以后要想对OS有稍微再深一点的了解必须看别的书,比如《现代操作系统》。
评分比汤小丹的那本好看,囧的是每章前面的引言都跟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评分操作系统的科普书籍,看完了之后我觉得我需要补充更加系统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了。
评分泛泛而谈,可能是吧
评分泛泛而谈,可能是吧
评分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