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本书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并与第二任妻子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轮渡之旅。
今年年初我从印度上完一个月的瑜伽课以后,回到了欧洲,在布达佩斯独自面对后知后觉的离别,我舍不得在印度时与身边的人所建立起的那种共鸣与深邃,对方的一个眼神常常就好像可以懂得你内心走过的一切痛楚与忧伤,我感到自己时时刻刻都是被拥抱着的,被懂得的,那是一种浮于表...
评分1. 非二元论(Nonduality):良质的存在和判断是先验于主客体的。 2. 全然(Totality):包括解释了科技的恶果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物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这部分穿插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初步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用心去做一件事,会让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于为...
评分今年年初我从印度上完一个月的瑜伽课以后,回到了欧洲,在布达佩斯独自面对后知后觉的离别,我舍不得在印度时与身边的人所建立起的那种共鸣与深邃,对方的一个眼神常常就好像可以懂得你内心走过的一切痛楚与忧伤,我感到自己时时刻刻都是被拥抱着的,被懂得的,那是一种浮于表...
评分(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很长,如果你恰巧看到的话,我真的希望你能慢慢看完,注意是慢慢看,不能够浏览,因为浏览真的体会不到我想表达的,谢谢) 这本书应该是真正能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书,但是又不能这么说,原因我下面会说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人活...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