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鏡

德性之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餘紀元
出品人:
頁數:394
译者:林航
出版時間:2009-3
價格:4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0103051
叢書系列:跨文化思想者文庫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亞裏士多德
  • 哲學
  • 餘紀元
  • 古希臘
  • 中西比較研究
  • 孔子
  • 道德哲學
  • 倫理
  • 道德
  • 哲學
  • 自我提升
  • 人生智慧
  • 古典文學
  • 修身養性
  • 行為規範
  • 品格塑造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德性之鏡》是迄今為止對亞裏士多德倫理學與儒學倫理學最係統的比較研究,旨在發展對它們的新的解讀並揭示它們對當代倫理學的意義。它讓這兩種主要德性倫理學體係作為平等對話者,考察瞭它們在倫理學的性質、人性、中庸說、傳統的價值、自我修養、道德教育、友愛、傢庭、德政、道德情感、道德智慧、人生最高境界等主要倫理問題上的異同及其原因,探索瞭這些異同對當代德性倫理學的影響。《德性之鏡》也提齣並展現一種新的比較哲學模式,試圖拓寬東西方哲學比較的視野。

著者簡介

餘紀元(Jiyuart Yu),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哲學係古代哲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山東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Wolfson學院及中國研究所研究員(1994-1997),美國國傢人文學科學中心研究員(2003-2004)。近著有The Structure of Being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2003)等。

圖書目錄

前言及緻謝
引用經典文獻說明
導論
第一節 兩種復興
第二節 比較的意義
第三節 比較的可能性
第四節 倫理學思維的本性
第五節 比較的範圍
第六節 本書結構
第一章 “幸福”、“道”與德性
第一節 人類之善:“幸福”與“道”
第二節 德性:德性與“德”
第三節 “德”與“仁”
第四節 倫理學的開端
第五節 從事倫理學與成為虔敬者
第六節 倫理學的各種道路
第二章 人性:“性”與“功能”
第一節 人的本性與人性
第二節 功能與善的本性
第三節 作為倫理學基礎的人性
第四節 人性之證明
第五節 人性之實現
第六節 從人性到德性
第三章 德性、中庸與品質
第一節 內在中庸與外在中庸
第二節 命中中庸
第三節 內在中庸與德性
第四節 品質習性與第二本性
第五節 德性的構成
第四章 習慣化與禮儀化
第一節 社會價值:禮與ethos
第二節 情感之實踐
第三節 政治動物與關係自我
第四節 自然與修養
第五節 傢庭和德性
第六節 政治與德性
第五章 實踐智慧與義
第一節 倫理智慧與傳統價值
第二節 倫理智慧的結構
第三節 情感與理性的融洽
第四節 倫理推理
第五節 特殊德性
第六節 德性的統一性
第六章 最高善與外在善
第一節 德性、活動與幸福
第二節 思辨與“誠”
第三節 人與上帝閤一及天人閤一
第四節 外在善
第五節 德性與善
第七章 實踐的與沉思的
第一節 思辨的活動與思辨的生活
第二節 自我與自我實現
第三節 自我與他人
第四節 思辨的價值
希臘語詞匯錶
中國哲學詞匯錶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術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于孔子方面有一些新的东西,可大多为了比较而进行无意义的重复。 想了解传统美德的可一看(特别是麦太尔金那里转过来的)

評分

对于孔子方面有一些新的东西,可大多为了比较而进行无意义的重复。 想了解传统美德的可一看(特别是麦太尔金那里转过来的)

評分

对于孔子方面有一些新的东西,可大多为了比较而进行无意义的重复。 想了解传统美德的可一看(特别是麦太尔金那里转过来的)

評分

对于孔子方面有一些新的东西,可大多为了比较而进行无意义的重复。 想了解传统美德的可一看(特别是麦太尔金那里转过来的)

評分

对于孔子方面有一些新的东西,可大多为了比较而进行无意义的重复。 想了解传统美德的可一看(特别是麦太尔金那里转过来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在中文的書裏麵還算OK的吧(這本書基本可以不讀,但是讀瞭可以避免錯誤:語齣自曾姐姐)

评分

餘先生的學問非常紮實,十分敬佩,但是有些“相閤”不敢苟同。

评分

寫作方法論有啓發,朋友如鏡和拯救現象(類似頭腦風暴?)。把幸福與道做類比有意思,古希臘和中國哲學傢分彆是幸福的爭論者和道的爭論者。蘇格拉底和孔子都手持神諭,一詰問否定一包容肯定。政治動物與在社會關係中的人。實踐智慧與義,感覺不太閤適。德性清單可以一看。思辨與誠,比較奇特,人與人或天的同一,但前者不實踐。

评分

淺嘗輒止

评分

以亞裏士多德倫理框架為基礎,與孔子思想進行比較研究,其中涉及的許多主題至今仍有討論價值。經典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