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1987年后连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震云
出品人:长江新世纪
页数:36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3
价格:29.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439765
丛书系列:刘震云作品
图书标签:
  • 刘震云 
  • 小说 
  • 一句顶一万句 
  • 当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当代小说 
  • 茅盾文学奖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艺术人生》里有一期朱军对演员王志文的访谈。 朱军:四十了怎么还不结婚? 王志文:没遇到合适的。 朱军: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 王志文: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朱军:这还不容易? 王志文:不容易。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  

评分

书封面来源:广州日报 采访文章来源:大河报 继小说《手机》、《我叫刘跃进》被搬上银幕之后,去年曾有消息说刘震云2009年将联手冯小刚打造电影《温故1942》,等来等去却等来了刘震云酝酿3年创作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月底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消息。3月16日,记者通...  

评分

这书,真好。 少有的,我打了五星,“力荐”。 不过我也相信,这本书分人,有些人会特别喜欢,有些人不会。 而特别喜欢的,都应是有渊源的。 说它好,是因为它打动人,这好不是让人看后雀跃欢呼的好,是悲凉,是难以说清楚的好,它似远实近,它如旧梦,一下子就还原成真实,...  

用户评价

评分

刘震云最常用的句式:“(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一下就扯出了好多事,带出了好多理。这些理看着挺绕,挺扯,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一个理看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放到真实生活中,可能一万句话也说不清。所以,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真是太难了。吴摩西半生坎坷,看着处处占理,却处处说不上话,一直在人生路上奔波,只知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却不知要到哪儿去。牛爱国是吴摩西的翻版,表面上看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但实际上都走不出心灵的困顿。

评分

我喜欢刘震云这样说话,喜欢这样的话,不是因为他说的多么高深,而是觉得这话虽然绕,但所有的落脚点都站到了理上;喜欢这样的话也不是因为句句在理,而是因为这句句在理的话如果不用这样的话来说,就失了些乡土气的风致;其实也不是因为接地气,而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如此,绕来绕去,本来是这样的事,后来也便成了那样的事了,本来是一件事,后面也变成千万件事情了。

评分

看着看着怎么就突然没了

评分

1、和平年代的战乱感;2、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正的苦;3、我从未见过比刘震云更啰嗦的人。

评分

老爸说《一句顶一万句》整本书都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看不出来什么。但他还看得津津有味。书中讲得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儿,将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细节都放大,每往前走一步都能捏出苦水来。别说永世知心人,有时候找个说句话的人都难。出延津,回延津,哪里出于自愿,都是被逼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