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1987年后连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读这本书本打算放松一下,可读的过程中,心里越来越抓挠,苦涩得很。 书里的故事很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可一页页翻下去,故事又不简单,刘震云说到的这些人: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却莫名其...
评分五百多页,利用琐碎时间,看了大半个月。 分为上下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展现了老杨家4代人的故事,爹老杨,儿杨百顺,孙女巧玲(曹青娥),其三儿一女,以牛爱国为代表。 实在佩服刘震云,这一场戏妙,如果拍成影视片会很好看,不过鉴于多数原著被改得面目...
评分很多年前,我读高中。 我那乏善可陈的高中生活,成天板着脸孔训人也就罢了、还随时指定同学们互相打小报告的班主任,在高压下变得唯唯诺诺、只知各自为政的同班同学,我生活中只有两抹亮色:一是放学回家后偷偷读心爱的课外书,一是见缝插针地与一初中女同学约会。 ...
评分五百多页,利用琐碎时间,看了大半个月。 分为上下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展现了老杨家4代人的故事,爹老杨,儿杨百顺,孙女巧玲(曹青娥),其三儿一女,以牛爱国为代表。 实在佩服刘震云,这一场戏妙,如果拍成影视片会很好看,不过鉴于多数原著被改得面目...
不要说精神的痛苦只有知识分子才有
评分不要说精神的痛苦只有知识分子才有
评分我就服老刘絮絮叨叨的能絮叨出这么大的格局,看哭了。
评分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永不来往,就是永远和好。
评分1、和平年代的战乱感;2、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正的苦;3、我从未见过比刘震云更啰嗦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