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人类

欧洲与人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尼·谢·特鲁别茨柯依(Н.С.Трубецкой,1890—1938),俄国语言学家、思想家。古典欧亚主义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现代功能音位学派奠基人之一。

译者:祖春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中亚国家研究部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学会俄罗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出版者:
作者:[俄]尼·谢·特鲁别茨科伊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祖春明
出版时间:2023-10
价格:7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510858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欧洲与人类》一书收录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思想家尼·谢·特鲁别茨柯依公爵的6篇译文,其中《欧洲与人类》是主体部分,阐明了“欧亚主义”的核心观点,被称为古典欧亚主义的“教义手册”;其余5篇译文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围绕欧亚主义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性文章。

本书是国内首次翻译出版,详细阐发了俄罗斯文文明在性质上不同于西方文明,应走不同于西方的“第三条自主性道路”的思想,对深刻理解俄罗斯民族及其精神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上古文字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让我们看过甲骨文时期的“王”字,老师说古今字形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们根本看不出来,经过老师提点,我们才发现,虽然都是三横一竖,但是在甲骨文里面,中间一横更接近于上面一横,三横分别代表着天、地、人,在古人的认知中,人应该更贴近上天,而...  

评分

欧亚主义是十月革命后在流亡海外的俄国侨民中兴起并流行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1921年,一本名为《回归东方·预言与实现·欧亚主义者的主张》的文集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出版,标志着欧亚主义的诞生。 开宗明义,作者对沙文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根本性洞察是犀利的,沙文主义觉得“我...  

评分

评分

一本小册子。语言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试图用科学推理的方式证明社会学问题。作者的翻译功底很棒 逻辑清晰。 俄罗斯就是这么个拧巴的民族。崇尚欧洲民族 但骨子里是亚洲血脉。 有如娜塔莎之舞无法掩盖特有的民族性。作者提出的欧亚注意正是试图平衡这一内在矛盾的理论。结合当今...  

评分

尼古拉·特鲁别茨科伊的《欧洲与人类》是一部深刻质疑现代西方文明观念的作品。特鲁别茨科伊出生于一个立陶宛盖迪米纳斯亲王家族,接受了莫斯科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的教育。他的成长背景与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质疑线性历史进程的概念,从而对国际主义和罗...  

用户评价

评分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也被称为敢于应对各种挑战的“战斗民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民族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通过本书,俄罗斯文明和欧亚主义将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带着它的核心观点,走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为读者提供深刻理解俄罗斯民族及其精神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评分

2023年NO.123 一开头作者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驳斥就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一般,揭示了一个长久有疑惑但是没有看清楚的关键问题。接下来的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明、模仿、再创新的叙述也有让人豁然开朗之感。作者的文字既饱含情感又逻辑严谨凝炼,推导过程像读社会学又像传播学著作。 但是,个人虽然能理解他的时代局限性(1920年代),却认为他的全部论点并不能推导出后面几章的结论性观点。作者痛斥罗马-日耳曼的殖民主义,语境中俄罗斯也“沦为”可怜的殖民地。却似乎选择性无视了俄罗斯自己的扩张故事?欧亚主义作为学术论点当然有各种自由度,但如果真的是用欧亚主义范式“解放亚洲”,要不要就怎样实践先问问亚洲人民的意见?

评分

2023年NO.123 一开头作者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驳斥就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一般,揭示了一个长久有疑惑但是没有看清楚的关键问题。接下来的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明、模仿、再创新的叙述也有让人豁然开朗之感。作者的文字既饱含情感又逻辑严谨凝炼,推导过程像读社会学又像传播学著作。 但是,个人虽然能理解他的时代局限性(1920年代),却认为他的全部论点并不能推导出后面几章的结论性观点。作者痛斥罗马-日耳曼的殖民主义,语境中俄罗斯也“沦为”可怜的殖民地。却似乎选择性无视了俄罗斯自己的扩张故事?欧亚主义作为学术论点当然有各种自由度,但如果真的是用欧亚主义范式“解放亚洲”,要不要就怎样实践先问问亚洲人民的意见?

评分

本书其实是特鲁别茨柯依的文集,共收录了六篇文章,其中《欧洲与人类》最为经典。这篇文章是古典欧亚主义的“教义手册”,被俄罗斯学术界视为欧亚主义的奠基之作,详细阐述了欧亚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评分

讨论了俄罗斯民族传统精神意义上与欧洲既相似而又对立的差异性,可以使人看到在变革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对自身与对外关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