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隐秘的困境与人生,无论多么丑陋、多么肮脏的人,这条深深的河都不拒绝。
————————————
远藤周作绝笔之作,一部正视当代人内心困境,深刻追问历史、生命的作品。
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游客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性的职员,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作家,也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人,还有无法爱上他人的女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不能对别人说的秘密,他们背负着这些秘密生活,必须在恒河里得到净化。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作家,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其作品深刻追问社会、文化、历史和生命,代表了20世纪日本文学的极高水平。
1955年《白种人》获芥川龙之介奖;1958年《海与毒药》获新潮社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93年《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
1996年病逝于东京。临终前嘱咐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放入灵柩,与两书永生相陪。
有那么些书打开了你心里那道门,有那么些书让你更加坚定去付诸你的信仰,有那么些书让你在半夜看完后下床重新打开电脑码字。 这本书,三样都是,她关于“爱”。 她凭什么让我看完如此沸腾,如此被触动,因为她关乎我的生活,我的一切存在的里里外外。 每一次爱上一个人,我都...
评分背著十字架走向永生﹨李家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五年前,我就聽說林水福教授要翻譯遠藤周做的《深河》,這五年來我碰到林教授,都會問他《深河》翻譯好了沒,他都說「快了」,這次,總算看到這本《深河》的中譯本。 《深河...
评分一直想去印度旅行,可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地方又岂是能随随便便列入旅行计划的.去了,人生许就是一个转折,一次洗礼. 回到正题,一个多月前看的<深河>,当时,很震撼. 在我眼里好的作家有两种:一种像朱天心,朱天文一样,天生就能驾驭好文字;还有一类,是能讲一个好故事.远藤...
评分每个月,出版无数的书,发表无数的小说,阅读它们,感到空虚的只有我一人而已吗? 在1992年2月4日的日记上,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写下了这段文字。和很多普通读者一样,身为作家的他,即使阅读无数的书籍,也无法摆脱长久以来的空虚。 很多人熟悉太宰治、川端康成,或是三岛由纪夫...
评分2006年的夏天,我20岁。 当我们辗转数次车程,历经一天一夜来到加德满都后,参观了火葬场。那一日,阳光依旧猛烈,在参观完寺庙后,同行的友人说根据地图的讯息,火葬场就在附近,可找向导前行。在得知我们要去的地方后,一位当地人答应带我们去。 一路都是走去,远离寺庙,...
“我曾多次想过要脱下母亲给我穿上的这身西装,可是脱完之后发现并没有可以取而代之的衣服。换句话说,我没有可以取代母亲给我穿上的这件西装的东西……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失去了我的母亲。因为我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信仰是母亲半生的生活支柱,我如果不仔细研究而将其抛弃的话,内心觉得愧对母亲。”他终于把自己对抗了一生的不合适的西装,剪裁成了和服。
评分脑子里先想到了priest那句“未知苦处,不信神佛”,读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真的是苦难才让人不自觉相信超然存在的吗?比如追悔妻子去世的矶边,比如为吃了人肉的战友而赎罪的木口,看起来似乎都是因为过去的遗憾而选择寄之于神,得以宽慰。但是越读到后面,越开始疑惑远藤周作真的是在写宗教吗?书里作为神父的大津将神替换为洋葱,他信仰的神的形态并不是裸体男人或者裸体女人的具体象征,而是无尽的温柔与爱的结晶。让矶边、木口、沼田和美津子去往印度的也并不是神,而是最在意的人的言灵,一种诠释或者语言的力量,束缚住了他们。拯救灵魂的宗教是人,摧毁世界的战争是人,善恶一体,因果相生,都得自渡。挺虚无的。
评分旧书新版。远藤周作还是一贯地借力于宗教、战争、死亡来写,展现面对生活的苦难迷茫的人的种种心理活动,最擅长的还是那种有点“放逐自我 自暴自弃”的人物形象
评分二元的世界,善恶生死归于一条河,深深浅浅的大千世界,“信仰”是让我们区别于万物的标志,比《沉默》更多元,更细腻,更打动人心。感谢赠书,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对生命对信仰的书写真诚又温柔~可以用“隽永”来形容的一本小说,真的不多见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