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拉奥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作品有悲剧《撒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娅·迦洛蒂》,喜剧《明娜·封·巴恩黑尔姆》,诗剧《智者纳旦》,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美学论著《拉奥孔》以及三卷集的《寓言》。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出品人:
页数:237
译者:朱光潜
出版时间:1979-8
价格:1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067725
丛书系列:外国文艺理论丛书(新版)
图书标签:
  • 美学 
  • 莱辛 
  • 文学理论 
  • 朱光潜 
  • 文艺理论 
  • 德国 
  • 艺术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霍夫曼的那本《现代艺术激变》读了一章,翻译有点晦涩,昏昏沉沉睡着了。半夜12点,开始失眠。笔记本里翻到去年读《拉奥孔》时的笔记,索性把各个章节的摘录和笔记揉在一起,简单整理下,很粗略。这么打乱以后发现,莱辛在书中对于自己的论点似乎处处都有呼应,有点意思。 “...  

评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去对待一本书了。 是它在自身发挥到极致就好呢,还是,是可以从外在否定它的。 莱辛这本对诗与画的分别讲的很有趣味,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是若是一本著作要是瞻前顾后,虽然照顾了总体的全方面的观点,但是对其实未免没什么独到之处,没...  

评分

评分

从拉奥孔雕像和《埃涅阿斯记》中对拉奥孔迥异的刻画出发,论述诗与画的美学差异。西方一贯有“诗画一体”的美学标准,而莱辛却要打破这传统。本书中诗泛指一般文学,画实际上指造型艺术,本书中提到较多的是雕刻艺术。 1.画不宜刻画丑,因为丑是可憎的。何为丑,何为美?美是悦...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或可与李沧东的《诗》来一个两相对照。哪天得闲一定要试试看。另:父与子漫画中有一则是拿拉奥孔雕塑开涮的,十分有趣。

评分

绘画(也包括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它的最高目的就是美。诗是时间的艺术,它的最高目的是理想,理想寓于动作(情节)之中。绘画通过自然符号——形状和颜色——表达,也有部分人为符号,如一些具有象征作用的符号,死神的骷髅或者酒神的角,但画家要么需要避免这些符号,要么需要使人为符号服从自然符号。诗通过人为符号——文字——表达,但是诗人应当将人为符号提升到自然符号的层次,例如通过良好的音调、音节、词藻的配合,这样诗才更能区别于散文而成为诗。随着十九世纪后期,绘画传统的转向,诗与画之争似乎渐渐平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反倒是电影与文学之争取代了诗与画之争。

评分

似乎当时德国没有太好的实践,不能写时效性强的“影评”,可是将古代题材的两门艺术剖这么细是需要多大的热情啊,生在时代变革时期的青年是幸福的,他们的偶像理性又浪漫。虽然今天看文学作品与造型艺术跟那时候有了很多差异,但是每想装一次逼的时候,总会有“空间”“时间”啊什么的涌出

评分

快速通读了一遍。有些观点很有意思

评分

1.就题材而言,画描绘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叙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画适合写美的事物,诗可以写丑与悲剧;2.就媒介而言,画用线条颜色等“自然的符号”,它们在空间并列,适宜描绘空间并列物体,诗用语言的“人为的符号”,它们在时间上先后承续,适宜叙述动作情节;3.就接受艺术的感官和心理功能而言,画所写物体通过视觉接受,物体平铺并列,可一眼看出整体而少用想象,诗用语言叙述动作情节,主要诉诸听觉,但因为语言本身是观念性的,而动作情节是先后承续的,所以无法一下子把握整体,所以需靠记忆和想象;4.就艺术理想而言,画的最高标准是美,静态,不重表情,诗以动作情节冲突发展为对象,重在表情和个性。总体而言,在那个反对古典主义的启蒙运动时代背景下,莱辛意在说明诗的优越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