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影响深远的德语女诗人,国内首次译介。
荣获海涅文学奖、里尔克文学奖、奈莉•萨克斯文学奖。
42岁开始写诗,50岁出版第一部诗集。经历漫长的流亡,以诗歌呼唤那些可被唤醒的人。
收录万字译者序,首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这位杰出的德语女诗人。
希尔德•多敏(1909—2006),德国当代著名犹太裔诗人。她的诗歌语言简洁而质朴,温柔中带着力量,呈现出深刻而忧伤的意境。多敏42岁开始写诗,50岁才出版第一部诗集《只有一朵玫瑰支撑》(1959)。之后陆续出版诗集《归船》(1962),《此地》(1964),《洞穴画像》 (1968),《我要你》(1970),《树依然开花》(1999)。除诗歌外,多敏还著有一部长篇《第二个天堂》、多部散文集以及文艺评论。多敏在后半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获得了诸如海涅文学奖、里尔克文学奖、奈莉•萨克斯文学奖和梅尔斯堡德罗斯特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1987年至1988年间,多敏成为著名的“法兰克福诗学讲座”的主讲嘉宾,以“诗歌作为自由的瞬间”为题举办了系列讲座;晚年的多敏被授予海德堡市荣誉市民称号,遥远的多米尼加共和国为多敏颁发了杰出成就勋章。
本书是希尔德•多敏的诗歌精选集,由知名德语译者黄雪媛翻译,并收录万字译者序,首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这位杰出的德语女诗人。多敏的诗歌有着“简洁的完美”,具有“非常的魔力、爱、同情以及敏锐”。多敏兼具犹太民族和德国文化双重身份,经历了漫长的流亡,作品跨越战争年代。她在诗歌中呼唤人性的良善和勇气,呼唤着那些“可被唤醒的”人。迄今为止,多敏的诗作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她神奇地把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层次和社会阶层的读者连结在一起。人们喜欢读她的诗,也许恰恰是因为她简单干净的词语散发着“人的气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清澈,简洁,温柔。 2025的疗愈之诗。
评分多敏的诗简洁,轻盈,很容易进入。她很智慧的没有去正面写苦难的东西,这一点策兰、奈莉萨克斯可能更有资格,毕竟,在场者的感受会更直接,所以她避免了这些表达,而从母语、词语和语言的角度来确立写作者的身份。 好多句子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唯有固执的人,需要孤独。她拿花朵举例,偏偏是这一年的郁金香,它的红无法取代,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年的。诗人又说,没有谁必须孤独,毕竟,还有更多的郁金香,更多的红,但正是那一年的那一朵无法取代。诗人又说这是一种自取其苦,也正是唯有固执,执着于支撑自己的那一点,就像她在主打诗《只有一朵玫瑰支撑》中所说的那样。那是一个诗人脆弱而固执的支点,也是生命的原点。
评分20世纪德语诗人希尔德•多敏诗歌精选集,中文世界首次译介。荣获海涅文学奖、里尔克文学奖、奈莉•萨克斯文学奖。收录豆瓣2024年度德语译者黄雪媛万字序言。经历漫长的流亡,42岁开始写诗,50岁出版第一部诗集。
评分她经历了比布莱希特更长的流亡(22年),却在诗性“语词”里找到了居所(Heim)和支撑(Stütze);她没有在世界的深渊里让声音下坠变为沉重、黑暗或绝望,而是在明确的爱中轻轻将世界抛起,“让风穿过它”。中译本语言契合多敏特质,尤喜《归船》《此地》两辑。慢慢再读一遍。
评分多敏的诗简洁,轻盈,很容易进入。她很智慧的没有去正面写苦难的东西,这一点策兰、奈莉萨克斯可能更有资格,毕竟,在场者的感受会更直接,所以她避免了这些表达,而从母语、词语和语言的角度来确立写作者的身份。 好多句子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唯有固执的人,需要孤独。她拿花朵举例,偏偏是这一年的郁金香,它的红无法取代,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年的。诗人又说,没有谁必须孤独,毕竟,还有更多的郁金香,更多的红,但正是那一年的那一朵无法取代。诗人又说这是一种自取其苦,也正是唯有固执,执着于支撑自己的那一点,就像她在主打诗《只有一朵玫瑰支撑》中所说的那样。那是一个诗人脆弱而固执的支点,也是生命的原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