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帝国

创伤的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迪迪埃·法桑
出品人:
页数:465
译者:刘文玲
出版时间:2023-6
价格:7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21943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创伤
  • 历史
  • 帝国
  • 政治
  • 社会
  • 文化
  • 心理学
  • 战争
  • 记忆
  • 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倾向一种叙事风格,通过对媒体上的新闻事件、公共讨论等的记录以及文献的研究,对“创伤”进行一项人类学的考察。研究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认识的假设:即“受害”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和事实,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心理以及政治建构的过程。这涉及了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再塑过程中,个体与社会、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等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创伤同时还是一套语言体系,是人对非人性事件的一种见证、再描述和抗争。

本书从两条线索切入,一条是知识考古,对让-马丁•沙可、皮埃尔•让内以及弗洛伊德等人对于创伤的理论批判,以及美国911之后的“后创伤主义”的演变以及在法国的本土化。一条是把各种实证作为研究和讨论对象,包括20世纪60年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精神健康,以及法国图卢兹2001年化工厂爆炸、巴以冲突、难民等不同的议程中各种行动者的表述,以及精神病科和心理医生等学科的介入进行研究。并认为创伤和苦难经历了后创伤主义后,已经使得“受害”已从一个单纯的心理创伤,通过这些再构过程,变成了一个政治主观性(subjectivité politique),并认为受害、苦难应该从一个道德经济学的视角去考察。

作者简介

迪迪埃•法桑(Didier Fassin),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同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出版著作有《田野调查策略》《法国社会新边界》《生命――批判准则》等。

理查德•李森特曼(Richard Rechtman),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精神病学专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主体性人类学和当代精神病人类学,出版著作有《生存者》《种族灭绝者的日常生活》等。

刘文玲,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传播。译著有《田野调查策略》《追/寻法兰西》《一起迈向世界的共同法》等。

目录信息

序言 创伤的时代
导论 事件的新话语
第一部分 从一种真相到另一种真相
第一章 双重脉络
辩论的意义
精神创伤的起始
劳动法
第二章 漫长的追查
怯懦还是死亡
治疗强硬化
战后
法国历史
第三章 招供
战争精神分析法
获利的疾病
主动受害者
幸存者的问题
第四章 终结猜疑
首先是妇女和儿童
对事件的认可
最后的证人
罪犯的人性
第二部分 补偿政策
第五章 精神病受害者学
受害者权益
精神病学的抵制
模糊的起源
相对自主性
第六章 图卢兹
精神创伤诉求
急诊问题
不平等性和排斥
安慰和弥补
……
第三部分 见证政策
第四部分 证明政策
结论 精神创伤的道德结构
参考文献
专名索引
术语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精彩的一本书 创伤已经脱离了疾病分类进入了道德和政治的范畴。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创伤会掩盖历史,导致强奸酷刑事故之间毫无差别,甚至导致施暴者受害者目击者之间毫无差别

评分

非常精彩的一本书 创伤已经脱离了疾病分类进入了道德和政治的范畴。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创伤会掩盖历史,导致强奸酷刑事故之间毫无差别,甚至导致施暴者受害者目击者之间毫无差别

评分

贴这篇文章,说出了我的心声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067166

评分

给人很大震撼的一本书。战争中杀人的士兵和战争的幸存者都被认定为“受害者”,都需要接受漫长痛苦的心理治疗。人人皆创伤的时代,到底谁是始作俑者?战争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评分

给人很大震撼的一本书。战争中杀人的士兵和战争的幸存者都被认定为“受害者”,都需要接受漫长痛苦的心理治疗。人人皆创伤的时代,到底谁是始作俑者?战争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