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

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日] 野村浩一
出品人:
頁數:319
译者:文婧
出版時間:2023-11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7588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文化
  • 近代中國
  • 曆史
  • 文化史
  • 政治史
  • 思想史
  • 社會史
  • 中國近代史
  • 近代化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張謇、孫中山、毛澤東、鬍適

戰爭、立憲、革命、改良

且看頭緒百端的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如何在“中華世界的解體與重構”中

鍛造齣新舊交疊、影響至今的——

中國政治文化

--

中國的20世紀堪稱“戰爭與革命的世紀”,這樣的一個曆史時代到底該如何去定義呢?

清王朝作為中華最後的帝國體製被打倒的時候,中國革命的擔當者們如何理解舊中國?麵對西方世界及日本的經濟、文化、軍事侵略,他們所背負的曆史性課題是什麼呢?又是如何從帝國嚮共和國轉換的呢?

本書以對民權、立憲、皇權這三個政治文化範疇動態的分析為齣發點,探索瞭20世紀前四十年間,在三民主義、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近代中國的自由主義思想交錯的狀況下,中國政治展開過程中若乾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問題。作者采用問題史的寫作方法,描繪瞭“中華世界”在近代潮流中被重組的獨特的權力樣貌,以及20世紀中國獲得的新舊重疊的、多種多樣的思想成果。

著者簡介

野村浩一(1930—2020),齣生於日本京都府,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曆任立教大學法學部教授、名譽教授,專修大學法學部教授。曾任日本現代中國學會理事長。專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代錶作有《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國革命的思想》《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等。

--

文婧,1975年2月生,湖南衡陽人,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日語專業副教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專業的日本文化方嚮。譯著:《日本的眾神》(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單一民族神話的起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譯文:《西夏文〈瓜州監車司審判案〉遺文——以橘瑞超在龍榖大學大宮圖書館的館藏品為中心》(《國傢圖書館學刊》)。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辛亥革命的政治文化——民權•立憲•皇權
一 序言——問題所在
二 辛亥前史——意識到舊封建社會製度的弊端並實施變革
三 革命派•孫中山——邊際人與“農民文化”
四 革命戰略——民權與強權
五 創建“共和”——新的政治社會的嘗試與彷徨
六 立憲派張謇——鄉紳的政治文化
七 象徵性語言“立憲”的含義
八 革命的發展曆程與“統一-分裂”構圖
九 傳統皇權及其分裂
十 小結——若乾展望
第二章 民國時期各種思想潮流的考察——“五四”啓濛、孫中山•三民主義、毛澤東•馬剋思主義
一 1910年代•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二 為瞭剋服身份認同危機——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地位、含義與作用
三 政治季節——孫中山之死與戴季陶•孫中山主義的登場
四 國民黨“訓政”的開始、鬍適的人權論以及“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民權與人權之爭
五 圍繞個體與共同體的中國馬剋思主義的相位——關於“愛國的自由”與毛澤東《實踐論》的地位
六 小結
第三章 “自由主義”在近代中國的相位與命運——以1930年代鬍適主編的《獨立評論》為中心
序言——問題所在
一 創造新文明——鬍適的研究
二 1920年代的鬍適——政治與文化相生相剋
三 南京國民政府上颱以及以鬍適為代錶的“自由民主派”——與國民黨“訓政”叫闆
四 《獨立評論》的世界——“自由民主派”與民族主義
小結 曆史之問
終 章
後 記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