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信

海豚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羅伯特·洛威爾
出品人:廣西人民齣版社·大雅
頁數:712
译者:程佳
出版時間:2022-10
價格:12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9113868
叢書系列:洛威爾係列
圖書標籤:
  • 海洋
  • 動物
  • 自然
  • 成長
  • 友誼
  • 冒險
  • 兒童文學
  • 小說
  • 治愈
  • 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普利策詩歌奬作品,詩集《海豚》的“閱讀指南”

★自白派詩歌創始人羅伯特·洛威爾、文學評論傢伊麗莎白·哈德威剋以及他們的文學圈子

★洛威爾的最後七年,近三十年愛恨與和解的艱難跋涉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一對傳奇夫婦——自白派詩歌創始人羅伯特·洛威爾及文學評論傢、小說傢伊麗莎白·哈德威剋的書信集,也是普利策詩歌奬獲奬作品《海豚》的“閱讀指南”。全書收錄瞭洛威爾生命中最後七年(1970—1977年,也是其個人危機與創作革新期)與哈德威剋的所有書信,以及他們與圈中好友的部分往來信件,共347封。這些書信涉及二人日常的工作、傢庭和情感生活,詩歌和小說創作,還展示瞭他們與麥卡锡、畢肖普、裏奇、沃爾科特、賈雷爾、伯林、喬納森、貝裏曼等人的珍貴友情,為二人描摹瞭一幅前所未有的真實“肖像”。更難得的是,它也提供瞭《海豚》創作的立體資料(事實與書信),詮釋瞭洛威爾如何將生活(以及書信)提升為詩歌的過程。這些書信,是一場關於愛與寬容的艱難跋涉,二人近三十年的愛怨糾葛與遲到的和解,同時也是一代文學巨匠生活與創作的真實現場,在文字錶麵的瑣碎、支離中,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進入洛威爾世界的中心。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1917—1977)

美國著名詩人、散文傢、翻譯傢,自白派詩歌的創始人和代錶,美國第六任桂冠詩人。代錶作有詩集《生活研究》《緻聯邦死者》《筆記本》《日復一日》《海豚:手稿對照本,1972—1973》等,文集《臭鼬的時光:羅伯特·洛威爾文集》等。獲美國國傢圖書奬、普利策奬、美國國傢書評人協會奬等多種文學大奬。影響瞭沃爾科特、希尼、米沃什、布羅茨基等諾貝爾文學奬得主,以及畢肖普、普拉斯、安妮·塞剋斯頓、默溫等在內的多位同代及後輩詩人。被譽為“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國詩人”“時代的詩人曆史學傢”。

伊麗莎白·哈德威剋(Elizabeth Hardwick,1915—2007)

美國知名文學評論傢、小說傢,洛威爾的第二任妻子,《紐約書評》創始人之一,生前寫瞭大量有相當影響力的書評和雜文,包括《書評的衰落》(1959年)——因這篇文章,那些喜歡供應“不痛不癢的美譽”的書評人至今仍在尷尬,被以賽亞·伯林稱之為“我所認識的最聰明的女人”。代錶作有小說《不眠之夜》《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傳記》、散文集《誘惑與背叛》等,有“作傢之作傢”的美譽。

【譯者簡介】

程 佳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英國班戈大學R.S.托馬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主要譯著有“洛威爾係列”(《臭鼬的時光:羅伯特·洛威爾文集》《海豚:手稿對照本,1972—1973》《海豚信:1970—1979》等),盧契亞諾·貝裏奧的《記憶未來》,特裏·伊格爾頓的《批評的功能》,以及詩歌《R.S.托馬斯晚年詩選:1988—2000》(2014年)、《R.S.托馬斯詩選:1945—1990》(2012年)、《R.S.托馬斯自選詩集:1946—1968》(2004年)、《她把憐憫帶迴大街上:麗塔·達夫詩選》(2017年)等。

餘 榕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曆。

圖書目錄

導言 _ 001
書信手稿保存位置 _ 034
文本說明及注釋 _ 037
時間錶:1970—1977 _ 040

第一部分:1970 _ 053
4月,055—084;5月,084—113;6月,113—153;7月,153—176;8月,176—193;9月,193—203;10月,203—227;11月,227—240;12月,241—248。

第二部分:1971—1972 _ 249
1971 年:1 月,251—256;2 月,256—260;3 月,261—278; 4月,279—295;5月,295—308;6月,309—321;7月,321— 339;8月,339—349;9月,350—357;10月,357—360;11月, 360—361;12 月,362—367。1972 年:1 月,368—376;2 月, 376—385;3月,385—413;4 月,414—438;5 月,438—442; 6月,443—446;7月,447—453;8月,454—458;9月,459— 463;10月,463—466;11月,466—469。

第三部分:1973 _ 471
1月,473—474;2月,475—487;3月,487—495;4月,496— 508;5月,508—524;6 月,524—540;7 月,541—558;8 月, 559—566;10月,566—578。

第四部分:1974—1979 _ 579
1974 年:1 月,581—583;3 月,584—585;5 月,586—588; 7月,589—591;8月,591—594;9月,594—595;10月,596— 600;11月,600—603;12月,603—607。1975年:1月,607— 611;4月/5 月,611—613;6 月,613—616;8 月,617—620; 9月,620—626;10 月,626—627;11 月,627—629。1976 年: 1月,629—634;2月,634—638;3月,638—639;4月,640— 643;5月,643—645;6 月,645—650;7 月,650—657;9 月, 657—660;10月,661;12月,661—662。1977年:1月,662— 664;3月,664—665;6月,665—670;8月,670—675;10月, 675—676。1978年:8月,677—678。1979年:6月,678—682。

寫小說 / 伊麗莎白·哈德威剋 _ 683
工作及其他時候的卡爾 / 伊麗莎白·哈德威剋 _ 697
緻謝 _ 70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些书信取材于洛威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详细描述了这对夫妇的一段极具创造性的时期,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最终和解)。伊丽莎白·毕肖普、阿德里安·里奇、玛丽·麦卡锡和其他朋友同时出现;这些书信一起提供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文化角色和遗产的辩论。” ——《纽约时报》(Th...

評分

★“这些书信取材于洛威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详细描述了这对夫妇的一段极具创造性的时期,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最终和解)。伊丽莎白·毕肖普、阿德里安·里奇、玛丽·麦卡锡和其他朋友同时出现;这些书信一起提供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文化角色和遗产的辩论。” ——《纽约时报》(Th...

評分

★“这些书信取材于洛威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详细描述了这对夫妇的一段极具创造性的时期,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最终和解)。伊丽莎白·毕肖普、阿德里安·里奇、玛丽·麦卡锡和其他朋友同时出现;这些书信一起提供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文化角色和遗产的辩论。” ——《纽约时报》(Th...

評分

★“这些书信取材于洛威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详细描述了这对夫妇的一段极具创造性的时期,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最终和解)。伊丽莎白·毕肖普、阿德里安·里奇、玛丽·麦卡锡和其他朋友同时出现;这些书信一起提供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文化角色和遗产的辩论。” ——《纽约时报》(Th...

評分

★“这些书信取材于洛威尔生命的最后几年,详细描述了这对夫妇的一段极具创造性的时期,以及他们婚姻的破裂(最终和解)。伊丽莎白·毕肖普、阿德里安·里奇、玛丽·麦卡锡和其他朋友同时出现;这些书信一起提供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文化角色和遗产的辩论。” ——《纽约时报》(Th...

用戶評價

评分

347封日常信件,是那個時代美國文學圈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作,他們的子女的教育,他們瑣碎的日常生活,包括個稅如何交、房子如何齣售、版權如何被爭搶。。。。。。

评分

347封日常信件,是那個時代美國文學圈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作,他們的子女的教育,他們瑣碎的日常生活,包括個稅如何交、房子如何齣售、版權如何被爭搶。。。。。。

评分

347封日常信件,是那個時代美國文學圈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作,他們的子女的教育,他們瑣碎的日常生活,包括個稅如何交、房子如何齣售、版權如何被爭搶。。。。。。

评分

347封日常信件,是那個時代美國文學圈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作,他們的子女的教育,他們瑣碎的日常生活,包括個稅如何交、房子如何齣售、版權如何被爭搶。。。。。。

评分

347封日常信件,是那個時代美國文學圈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作,他們的子女的教育,他們瑣碎的日常生活,包括個稅如何交、房子如何齣售、版權如何被爭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