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祖籍江西清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专著有《良心论》、《道德·上帝与人》、《公平的正义》、《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等;译著有《沉思录》、《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等。
《良心论》深具本土关怀,依据传统资源,而又努力认识席卷全球的现代社会之性质特点,通过一种富有创意的思想转化,尝试构建出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个人伦理学体系。这一体系以恻隐、仁爱为道德发端之源泉;以诚信、忠恕为处己待人之要义;以敬义、明理为道德转化之关键;以生生、为为为群己关系之枢纽,是中国20世纪自《新民说》之后伦理学曲折发展的一个完成,也是新世纪的一个起步。同时,它在道德普遍根基方面也继康德之后和之外展开了一种富有意义的探讨。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体制崩溃,其伦理秩序和价值体系也趋解体,道德及社会重建之路安在?
何先生在跋中说“很明显,本书主要是一部思想性的著作而非史学著作,主要是论而非史,这是必须首先说明的”(p294)。 可见,何先生已经注意到本书在内容上史重于论,所以才会强调此书并非史学著作,“这是必须首先说明”。 本书的最大贡献于对某些哲学概念的系统梳理上,这显...
评分何先生在跋中说“很明显,本书主要是一部思想性的著作而非史学著作,主要是论而非史,这是必须首先说明的”(p294)。 可见,何先生已经注意到本书在内容上史重于论,所以才会强调此书并非史学著作,“这是必须首先说明”。 本书的最大贡献于对某些哲学概念的系统梳理上,这显...
评分何先生在跋中说“很明显,本书主要是一部思想性的著作而非史学著作,主要是论而非史,这是必须首先说明的”(p294)。 可见,何先生已经注意到本书在内容上史重于论,所以才会强调此书并非史学著作,“这是必须首先说明”。 本书的最大贡献于对某些哲学概念的系统梳理上,这显...
评分作为当代真正以思想为志业的写作,有极强的现实指向、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细腻不凡的叙述,他不但出示成果,而且将操作方法示人,使读者可以学习,可以批评。像何先生这样把具体方法标示出来是当代许多学者所不屑于做的,但这对人文学的修习者来说却十分必要。
评分作为当代真正以思想为志业的写作,有极强的现实指向、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细腻不凡的叙述,他不但出示成果,而且将操作方法示人,使读者可以学习,可以批评。像何先生这样把具体方法标示出来是当代许多学者所不屑于做的,但这对人文学的修习者来说却十分必要。
收获很大。在转型期的中国讲“良心”恰逢其时。
评分本书历史资料丰富,在梳理中国哲学的某些重要概念上颇见功底,行文朴素,甚易读。在我看来,虽然何先生立意是在本书中构建一种“走向现代的中国社会的个人伦理”,但本书主要功绩仍在对传统概念的清理上,作者自己提出的某些讨论仍待商榷。而最后生生、为为二章有些偏离主旨,似与全书体系不符。
评分此书极佳 2012.10.18--10.31
评分这本算得上何怀宏教授的最早期的作品了,也是中国当代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创新。着眼于中国传统,意在将“心性儒学”作伦理学的改造,使其不止是一种震撼与感动式的人生哲学,而是可用于向全社会每个人说理的一套规范和义务。从中依然可以体会到何教授对非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一贯钟情,例如强调“恻隐之心”的纯然道德性及其对“自爱”论的批评,指明把道德作为生命的崇高以及不满足于“一切不过是明智之举”。
评分之前看过何先生的译作《正义论》,本书只看了开头,喜欢何先生随笔的风格,只是他专业论述的文字略过艰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