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和理解可见天空中的现象。那么,十六世纪的四个人——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年代、宗教和阶级——又是如何协作得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结论的呢?凭借这个“颠倒乾坤”的发现,他们为当代的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现代社会埋下了种子。
《地球的天空 : 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如何发现现代世界》一书是对这个“天文学之家”——尼古拉·哥白尼、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莱伊——的近距离考察。作者巧妙地把这几位天文学家置于他们所在的时空之中,展现了历史上推动科学不断发展的知识巨擘们深刻的代际关联,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以及如何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为我们带来了日心说的宇宙模型。
L.S.福伯 (L. S. Fauber),毕业于美国纽约巴德学院,现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同时在该校讲授计算机和物理学课程。
译者
李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译有《发现的时代》(中信出版集团, 2017)、《最后的冰川》(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网络》(牛津通识读本,即出)等书。另在《上海书评》《财经》《晶报》《三联生活周刊》《信睿周报》等媒体上发表书评若干,其中一些被《反朴》等公众号转载。
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 告诉你 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荣与梦想、挫折与悲伤 告诉你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见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
评分 评分 评分“哥白尼革命”这个词语早已超出了天文学的领域,至少,它被康德用来说明自己在形而上学的努力。由于哥白尼革命的重要性,康德引用它的时候,想必也是怀着预言家一般自信的心情的。 有时候,真正的预言并不是对未发生之事的押宝,而是对某种存在、规律以及对于真理的强烈信念。...
评分过去的科技不发达,交通基本只靠马车,通讯只靠书信。岁月太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又是如何发展呢?如何发现世界运转的普遍规律呢? 过去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是围绕地球转,宇宙是有限的。在当时,没有精密的仪器,只能靠肉眼观察,人们最终...
本书围绕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更迭,串联了四位核心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读着挺顺畅。作者的小说式笔法,让从前在教科书上读到的科学故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时不时竟会有一种读武侠小说的快感……有意思。
评分真的,你很难找到一本这么有趣的天文学科普书籍,即便是那些诙谐幽默又优美的文字,就物超所值了。
评分对1617世纪欧洲天文学圈子的互动描写很有趣,但对支持科学的社会体系着墨不多。
评分天文 历史 名人
评分科学家们的代际关联与互动。真要了解科学家们的思想还是读科学史或科学家们的著作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