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毒中生存

在病毒中生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国] 苗德岁
出品人:
页数:175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873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病毒
  • 生存
  • 医学
  • 健康
  • 流行病学
  • 公共卫生
  • 危机应对
  • 生物学
  • 疫情
  • 防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病毒自古以来使人类备受侵扰,但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病毒舞动的海洋中,它们像蜜蜂一样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穿梭,拖着基因片段,嫁接着DNA,传递着遗传物质……病毒对于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古英语里,“病毒”一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毒素,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 的物质。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这一古义竟然千真万确。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苗德岁以科学严谨、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病毒毁灭与创生的双重性质,讲述人类历史上数次“破解”疫情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协同进化的奥秘。

【名家推荐】

新冠病毒的横空出世急剧地增加了人类对病毒的恐惧乃至憎恶,人们甚至想,科学家为什么不想办法消灭病毒。然而病毒是我们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没有它们,地球生态系统可能会瘫痪。回溯地球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病毒从生命诞生之初就是关键玩家,它们参与甚至塑造了生命进化的历程。《在病毒中生存》以近似演义小说的手法对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进行了风趣的诠释,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可谓雅俗共赏,值得所有人阅读。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德兴

有关病毒的中文科普书籍不少,但苗德岁先生深厚的进化生物学背景,无疑为本书增添了新的亮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要理解病毒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此外,书中也展露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学养,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与人文之间“两种文化”的鸿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周忠和

作者简介

苗德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6年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是亚洲首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目录信息

周忠和序言 / 1
第一章 病毒小传
“隐形杀手”现形记 / 2
病毒有生命吗? / 5
病毒的“庐山真面目”/ 16
“以毒攻毒” / 19
感冒病毒如何进入你的细胞? / 21
第二章 病毒与细胞间的持久战
“既生瑜,何生亮?”/ 26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 27
可怕的流感大流行 / 39
第三章 破解 1918 大流感之谜
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 / 46
“复活”1918 大流感病毒 / 52
“水落石出” / 54
历史教训 / 56
第四章 非典事件与细胞因子风暴
冠状病毒与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 / 64
细胞因子风暴 / 75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的经验与教训 / 79
新冠肺炎进行时 / 82
第五章 HIV 和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发现 / 92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起源 / 95
“特洛伊木马病毒” / 99
逆转录病毒 / 103
HIV 病毒是如何攻击宿主的? / 105
第六章 病毒与生命起源及演化
病毒与生命起源 / 114
病毒与宿主间的共生关系 / 116
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 123
考拉的绝处逢生与逆转录病毒的内生化 / 128
第七章 习惯于跟病毒共存
全球化之下的瘟疫流行 / 136
古病毒“蓄势待发” / 138
我们该怎么办? / 140
尾 声 观病毒的十三种方式 / 147
术语表 / 153
后 记 / 1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病毒一词 原本就包含了两重性:一方面是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方面代表了致命的毒害。病毒的确是致命的,但同时又赋予了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创造力。因此,创造与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摘录来自 在病毒中生存:一种进化论的解释(写给每个人的病毒科普,讲述病毒与人...  

评分

“病毒一词 原本就包含了两重性:一方面是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方面代表了致命的毒害。病毒的确是致命的,但同时又赋予了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创造力。因此,创造与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摘录来自 在病毒中生存:一种进化论的解释(写给每个人的病毒科普,讲述病毒与人...  

评分

“口腔单纯疱疹就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症状是口腔黏膜以及嘴巴周边出现急性感染,俗称“热疮”,是口腔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像这类令人生厌但又没有杀伤性的病毒,能够与宿主长期共存;而像SARS那样致死率很强的病毒,因为大量杀伤宿主,便无人替它们继续传播了,所以很快就...

评分

“病毒一词 原本就包含了两重性:一方面是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方面代表了致命的毒害。病毒的确是致命的,但同时又赋予了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创造力。因此,创造与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摘录来自 在病毒中生存:一种进化论的解释(写给每个人的病毒科普,讲述病毒与人...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后一点怎么强调也不过分,那就是我们要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做到远离野生动物,坚决杜绝食用野味。从以往的疫情中,科学家们发现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及中间宿主大多是野生动物。……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远离野生动物,给它们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不仅是维持自然和谐的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评分

大肆宣传新冠比流感还弱,真的是破坏了全书其余的好内容。

评分

适合初中生入门的科普书

评分

可读性很强、也很清楚、明了。

评分

很遗憾,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很肤浅,读过的几本关于病毒的科普书籍充满了假说和预测,甚或是对几种常见病毒的分析。这本书的优势在于是国人用母语写成,没有翻译过程信息的衰减,很多比喻和举例都更容易理解,对于病毒也理性乐观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病毒科普书籍。总之病毒并不是十恶不赦,他们甚至可能是生命的起源,他们从来也将会继续和我们相爱相杀,科学的认识并利用病毒,有效的防范恶性病毒,保护好环境,才是我们生存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