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日】城山智子
出品人:
頁數:361
译者:孟凡禮
出版時間:2021-10-1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4255372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精選版
圖書標籤:
  • 大蕭條
  • 經濟史
  • 中國近代史
  • 20世紀中國
  • 曆史
  • 經濟危機
  • 社會影響
  • 國際關係
  • 全球史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係的經濟體都受到瞭衝擊。本書不僅意在錶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曆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中,中國是唯一使用銀本位的國傢。國際銀價的波動侵蝕瞭中國的貨幣體係,並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瞭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傢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嚮調控乾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係,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最終經濟復蘇與幣製改革的進程導緻瞭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衝擊與其後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瞭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傢—市場關係的轉變。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城山智子(SHIROYAMA, Tomoko)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199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日本北海道大學文學部助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助教授、準教授、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專攻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特彆是近代中國的貨幣、金融和企業,兼及18世紀以來的亞洲經濟史。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的地區經濟》(哈佛大學, 1999); 最新研究成果為“負債中的公司:1895-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紡織業財務安排之研究”。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學閤作大型研究課題“帝國與網絡:亞洲地區經濟秩序”。

譯者之一簡介:

孟凡禮,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碩士。主要譯著有:《論自由》([英]約翰·穆勒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版)、《教授們怎麼想:在神秘的學術評判體係內》([美]米歇爾·拉濛特著,高等教育齣版社2011年版,閤譯)等。

圖書目錄

目錄
譯者的話 1
導 論 1
銀本位的中國:國際貨幣體係的影響 4
大眾預期與金融危機 5
市場、政府和貨幣體係 7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係:兩次危機及其後 11
本書結構 14
上 捲 通貨膨脹與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經濟趨勢 15
第一章 銀本位:國際貨幣體係中的中國 17
中國的銀本位 17
作為貨幣或商品的白銀 26
作為白銀交易商的銀行:平價與市場匯率 28
白銀價格及其對中國貨幣供應的影響 31
小 結 37
第二章 工業化的到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紡織業 38
棉紡業 43
繅絲業 52
小 結 60
第三章 公司負債:資本積纍問題 61
資本積纍:企業傢的初始問題 63
尋求貸款與銀行貸款閤同條款 69
債務與公司管理 79
小 結 86
下 捲 蕭條年代,1931—1937年:經濟與政治的轉變 89
第四章 農村崩潰 91
農産品價格的下降 92
農村地區的貿易狀況 95
農村金融機構的崩潰 105
農村的崩潰:一個城市問題 113
小 結 116
第五章 工業蕭條 117
繅絲業 117
棉紡業 127
小 結 141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143
城市繁榮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144
銀行延誤清償: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151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156
小 結 170
第七章 應對危機:1935年11月的幣製改革 172
幣製改革的外交背景 173
1935年11月4日的幣製改革 188
從大蕭條中復蘇 200
小 結 204
第八章 成就與局限:經濟政策與國民政府再考察 206
繅絲業的復蘇 207
棉紡業的復蘇 213
農村金融的重建 223
小 結 234
結 論 236
銀本位與中國的工業化 236
貨幣體係的政治經濟學 238
中國與世界經濟 243
參考文獻 251
索 引 278
譯後記 29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偶尔听一本经济史的书,也挺有意思的。本书从明清时期的中国货币政策说起,那个时候,中国没有所谓的货币体系,各个省份自由从国际市场上换回白银,这些各个国家的银币在国内自由流通。在中国的市场上,各国银币、银票,在混乱地流通着。 在大萧条之前,西方采取的是金本位制度...  

評分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是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城山智子的研究成果报告。智子在学术方面专攻中国经济方向,特别是近代中国的货币、金融和企业。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演示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大...  

評分

拓宽历史的界限一直是历史学家赋予历史著作公共性的重要主旨,特别是当整个世界依旧处于危机动荡与变革之际时,历史著作“鉴往知今”的意义也更显得有价值。当国人依旧在热衷讨论近三十年以来所谓“中国模式”优与劣的纷争困扰时,历史学家则已然分析二十世纪之与中国历...  

評分

回看19世纪30年代,我们想到的是战争,是民国,是国破家亡、人才却辈出。 那一段历史,太过厚重,在教科书上字字泣血,在记忆里时时警醒。 但似乎很少有专门讲解中国货币从银子到纸币的替代完成,讲解中国丝织产业畅销国外到农村破产,工业化进程被打断这一方面的内容。 《大萧...  

評分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是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城山智子的研究成果报告。智子在学术方面专攻中国经济方向,特别是近代中国的货币、金融和企业。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演示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大...  

用戶評價

评分

相對冷門的研究視角,但研究質量完全沒有摺損,重點討論瞭中國的銀本位,穿插討論瞭中日戰爭的政治經濟影響,還談及瞭微觀層麵的長三角紡織業以及公司負債問題,關於農村金融的討論也讓人耳目一新。大蕭條肇始之初,中國因為采用銀本位而非金本位逃過一劫,但隨後幾年經濟危機從美國通過白銀傳導到中國。對大蕭條之後以至1997年的金融危機也有探討,並認為1997年東南亞的危機更類似於1930年代中國的境遇。如果自己經濟學知識再充足一些可能會吸收得更好,五星。

评分

Credit and social unrest: Evidence from 1930s China, JFE

评分

日本人研究曆史是挺細的。看起來外貿一直對經濟周期影響很大。

评分

聽書: 幣製改革。

评分

城山智子認為,大蕭條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被嚴重低估瞭,它其實是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的分水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