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里程碑文库」首部华语原创作品,万千粉丝翘首以盼,迟来的中国声音,不容错过的中国故事。《活的中国园林》是里程碑前三辑17本书中首部由本土“大家”写给大众读者的小书,回应了万千读者的关注与期待。
★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著名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教授十余年心血之作。本书缘起于作者200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策划的“活的中国园林”展览,13年来,唐克扬一直在思索中国园林的当代命运,本书是作者10余年里对这一命题思索的结晶。
★追溯两千余年中国园林发展脉络,从古典到当代,探讨一种人居文化的新生与转型。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带我们回望历史上那些如星辰般耀眼的名园——上林苑、南越王宫苑、金谷园、辋川别业、艮岳、圆明园,还探讨了在近代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的浪潮下,园林向校园、公园、博物馆等形式的转型,以及建筑师们在其中所做的尝试。这是无数个“从废园到燕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细读。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样式,中国园林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似乎没有其他古典造境,能比它更真实、亲切、优雅,能让我们体认中国人的世界观,领略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可是,在时代狂澜席卷一切的巨变中,中国园林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在转换为博物馆的过程中渐失了生活的本味儿。难道这就是中国园林最终的归宿吗?
在本书中,著名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将领我们踏上重寻中国园林之路。从那些早已湮灭的名园,到如今点缀于街头巷尾的亭阁,从文字层面的园林秘境到每天现实面对的环境议题,中国园林的想象力不囿于园墙之内,持久的生命力必也意味着强大的适应力。让我们在古典与当代的碰撞中,洞见“中国园林”所具有的另一种可能。
中国园林融合文学、建筑、诗词、书画、戏曲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以陈从周先生的说法,中国园林的最大特点是“文人园”,其主导思想是文人思想,或者说士大夫思想,表现为诗情画意,追求远避烦嚣,寄情山水。 当代中国园林的处境是尴尬的。远避烦嚣,寄情山水,已属难得。更...
评分中国园林融合文学、建筑、诗词、书画、戏曲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以陈从周先生的说法,中国园林的最大特点是“文人园”,其主导思想是文人思想,或者说士大夫思想,表现为诗情画意,追求远避烦嚣,寄情山水。 当代中国园林的处境是尴尬的。远避烦嚣,寄情山水,已属难得。更...
评分 评分亭台楼阁榭廊桥,花鸟鱼虫藤藓草,山石树竹窗池匾,琴棋诗酒赏天瑶。 中国园林,一种气质独一无二的景观,一处文化匠心独具的瑰宝,一番中国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南到北,从古至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人审美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遗产。 ...
评分挺通俗易懂的,书中收录了部分挺少见的珍贵图照,如明代张宏的《止园图》,图文并茂,别人的签名本真香
评分整本书从语言风格上流露出一种非常具有唐老师个人色彩的欲说还休… …
评分挺通俗易懂的,书中收录了部分挺少见的珍贵图照,如明代张宏的《止园图》,图文并茂,别人的签名本真香
评分挺通俗易懂的,书中收录了部分挺少见的珍贵图照,如明代张宏的《止园图》,图文并茂,别人的签名本真香
评分算是一部举重若轻的园林文化史。其实中国园林的当代命运本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历来各家为中国园林应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即使在书中,唐克扬引领我们追溯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园,眼见中国园林进入近代以后成为校园、公园、博物馆之后,他也未明确给出一个答案。不过他又无疑给出了答案,这答案藏在东莞茶山一座无名的凉亭里,也藏在巫鸿看见的紫竹院其乐融融的日常生活里。但这一立意,已足够高明且不乏远见。他的思考何止于中国古典园林,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从中找到一条复兴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