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国为何能在二战中取胜?
★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力作
★ 这部军事史上的鸿篇巨制耳目一新地重释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 视野清晰、分析细致、内涵深刻
★ 多个角度细致分析盟军的制胜原因
1994年下半年,威廉·达尔林普尔再次踏上旅途。他沿着古代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之路”穿越中东地区,循着拜占庭修士、旅行家和口述历史学家约翰·莫斯克斯在公元六世纪时走过的路,探访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以地区和埃及西北部地区的仍存或已成废墟的基督教堂、修道院乃至洞穴 和石柱,偶遇或者专门拜访对相关历史有所了解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对历史的回溯,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元的文化及悠久的历史,也描摹了战乱之下普通民众艰辛的生活,亦呈现了复杂的教派矛盾、家族血仇和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对中东地区局势的持久影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流离失所的普通民众的悲悯与同情。
苏格兰艺术协会秋季图书奖获奖作品,《卫报》《金融时报》1997年度好书,入围达夫·库珀奖、托马斯·库克旅游文学奖决选名单。
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英国历史学家、作家、播音员、评论员,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斋浦尔文学节联合创始人。著有《仙那度》《精灵之城》《王的归程》等,曾获托马斯·库克旅游文学奖、《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英国青年作家奖、海明威奖、卡普钦斯基文学奖、法国星盘图书奖、沃尔夫森历史奖、苏格兰年度图书奖、达夫·库珀纪念奖、亚洲之家亚洲文学奖等诸多奖项。2012年,达尔林普尔担任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院惠特尼·J.奥茨客座研究员。他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居住在德里城外的农场。
一本1994年的游记,作者穿过伊斯坦布尔,沿着安卡拉,埃德萨,阿勒颇,贝鲁特,圣城,直到亚历山大港,开罗。他一路探访伊斯兰世界下的基督教世界,描绘了战乱下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信仰冲突对中东局势的影响,甚至在约三十年前就对叙利亚内战做出了预测,随着老阿萨德的去世,...
评分三月份就預購了,四月初收到,沒想到用了這麼久的時間才讀完。作為一名精神羅馬人,買來主要就是看土耳其部分的,「浪漫」的土耳其果然沒讓我失望,充滿太多對我來說勁爆的內容,足以讓我用來鞭屍土耳其無數次⋯⋯ 買這本書和初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值瘋狂地追求一名土耳其姑...
评分在中东曾经存在过一个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的君主制国家,17世纪起被称为“拜占廷帝国”,然而历史上它自己却从未以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的名字,它的名字叫东罗马帝国——事实上,虽然它本是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却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
评分 评分威廉跟随着莫斯克斯曾经的旅行,走过一片片《精神草地》。人类历史像是海边的沙滩,被时间一次次冲淡了痕迹,但文字和文明的脚印却跨越了1400多年的岁月,保存下了拜占庭帝国最后的余晖。如果这一束短暂的光仍然照亮在中东的土地上,我想那一定是包容、融合、多元、相信信仰的彩色。
评分3.5。由于各种原因,这应该是今年读得最久的书了。我对宗教一无所知,不过对于这本书或许是好事,作者的幽默感很讨喜。九十年代的中东无人关注,以色列神憎鬼厌,恐怖主义隐隐约约,如今回顾是那么明显…文明没有高下之分,迟早任何人都能当十分钟的主角。(甲骨文的封面一如既往地丑出特色)
评分“我日记本的封面上有一个圆形的水渍,那是在圣山时喝酒一杯茴香酒弄的。里面则是在伊斯坦布尔打翻的一杯茶的污迹。我在阿勒颇草草写下的笔记上,沾着一些男爵酒店餐厅里的糖粒。在这些痕迹周围,是一连串的名字、地点和对话,其中有一些甚至现在读起来也相当古怪而渺远了。”最喜欢书中写亚历山大的那个部分,“亚历山大港在那之前就像巴黎一样。它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城市。所有不同的文化相互协作、融合。”
评分翻译:relic翻为圣镯为好;耶路撒冷的Via Dolorosa应为苦路。距离上一本仙那度十几年,显然成熟了许多,加之基督教在黎凡特地区本已衰落,处境不妙,读来就更加沉重。
评分1998年首版,地中海东部的新月谷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