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看見,又如何思考

我們如何看見,又如何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理查德·馬斯蘭
出品人:鸚鵡螺
頁數:288
译者:顧金濤
出版時間:2021-8-3
價格:59.00元
裝幀:假精裝
isbn號碼:97875217315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視覺認知
  • 認知心理學
  • 神經科學
  • 大腦
  • 感知
  • 思維
  • 意識
  • 哲學
  • 科普
  • 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環球科學》雜誌2021年度“最美科學閱讀”主榜單圖書 ※

每一天睜開眼,我們就在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我們的眼睛究竟是如何承載這個世界的信息的,又是如何傳遞到我們的大腦的?人人都說眼睛是心靈和靈魂的窗戶,這又是為什麼?

在人群中要找一張熟悉的臉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我們習以為 常。但是人類是怎麼辦到這件事的,這是科學界最重要的謎題之一 。我們大腦的運作有三分之一與視覺相關。基本上,科學傢要講清楚人類是如何看見感知人事物的,背後牽連到人類獨特的認知本能。

哈佛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眼科學傢及腦神經科學傢理查德·馬斯蘭在本書中試圖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如何透過雙眼與大腦去感知、學習與記憶。

從光綫射到視網膜,到腦部的神經網絡如何把光綫承載的信息轉化成人腦可以辨識與運用的知識,到計算機算法要具有什麼樣的功能纔能被稱為“人工智能”,再到我們在迴憶過去時為什麼會呈現齣一種第三人視角……

這是一場深刻但並非不可知的探索,讓我們一同探索我們的身體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吧。

著者簡介

理查德·馬斯蘭(Richard Masland):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眼科學傢及腦神經科學傢,主要研究對象為視網膜神經細胞,已發錶專業論文百餘篇,對神經網絡的研究和失明的逆轉做齣瞭開創性的貢獻。

顧金濤:

1995年齣生,從小喜歡動物和自然,201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為上海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候選人,方嚮為工作記憶的理論模型。

圖書目錄

III 緒論
第一部分 邁嚮視覺的第一步
005 第1 章 感知之妙
011 第2 章 對著大腦的歌者——神經元
039 第3 章 眼睛裏的微處理器
061 第4 章 幽靈神經元
087 第5 章 眼把什麼告訴瞭腦
第二部分 嚮荒原進發
103 第6 章 感覺信號進入腦
121 第7 章 下一步:皮質不止一片
135 第8 章 可塑的感官
149 第9 章 編製一張神經網絡: 把共同發放的神經元連在一起
173 第10 章 機器學習、大腦和視覺機器
197 第11 章 對視覺的最新認識
第三部分 視野之外
217 第12 章 為什麼演化偏愛神經網絡
223 第13 章 一些謎題與一些進展
239 第14 章 看得見、摸不著
251 術語錶
257 緻謝
259 注釋
269 參考文獻
287 圖片來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为一个对认知很感兴趣的人,我曾经蹭过一堂介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公开课。课上主讲人讲到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时候说,计算机其实在寻找食物的数学表达式。比如,计算机如何在看到一只猫的时候知道这是一只猫呢? 主讲人说,计算机以建模的方式来模拟人脑枕叶的运作方式...  

評分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科学读物,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理查德•马斯兰带领读者认识从人眼到神经网络的过程,探究思维学习以及脑科学的未解之谜。 作者理查德•马斯兰,25岁时就成了一名神经科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評分

作为一个对认知很感兴趣的人,我曾经蹭过一堂介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公开课。课上主讲人讲到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时候说,计算机其实在寻找食物的数学表达式。比如,计算机如何在看到一只猫的时候知道这是一只猫呢? 主讲人说,计算机以建模的方式来模拟人脑枕叶的运作方式...  

評分

美国绘本作者布兰登·文策尔的作品《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曾经获得过2017年的凯迪克银奖,讲的是一只满世界溜达的小猫在别的生物眼中的模样,文字不多,但是图画非常惊艳,原来世间万物看到的影像在不同的眼睛中呈现的是不同的画面。 比如,狗的眼中看到的猫却猥琐又瘦骨嶙峋,...  

評分

你找到了徐锦江老师了吗?他在第三行左数第二的位置。 经常会有人说自己“脸盲”,很多时候明明和一个人说了很久的话,可是转天面对一群人,依然不能认出其中哪个人和自己交谈过。 而另一部分则是“过目不忘”的天赋选手。他们能快速的分辨出同卵双胞胎的差异,或者在如上图那...  

用戶評價

评分

得到聽書 從人群中識彆齣熟人這個問題,視覺圖像信息主要是經過視網膜的壓縮、分解和強化傳輸給大腦,視網膜的功能和構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精巧得多。 而後,這些視覺信號到達大腦的視覺皮質,我們發現,大腦顳葉區域,有一些特彆的麵部斑塊對臉的參數,響應非常積極。科學傢們通過觀察猴子的手部斑塊轉化成麵部斑塊的實驗,我們瞭解到,神經連接的可塑性。 最後,有一個違反直覺的知識是,我們的大腦的運行速度其實很慢。大腦裏的神經元和它們之間的突觸的運行速度,隻有現代計算機的百萬分之一。然而,大腦卻可以在許多感知任務上打敗計算機。

评分

1. 視網膜的功能和構造非常精巧,視覺圖像信息主要是經過視網膜的壓縮、分解和強化工作傳輸給大腦。2. 大腦對識彆人臉有一套特殊的功夫,視覺皮質中的麵部斑塊,對臉的圖像響應非常積極。3. 感覺係統的神經連接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不僅能讓大腦從損傷中修復,還能把資源分配給最重要的任務。4. 人工智能嚮人腦的學習,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還將任重而道遠。

评分

眼見肯定定不為實的科學論證.人類的大腦太神奇,神經元的精妙組織與設定決定瞭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考.

评分

神經元是如何塑造視覺功能的,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

评分

眼見肯定定不為實的科學論證.人類的大腦太神奇,神經元的精妙組織與設定決定瞭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