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洛莉· 戈特利布(Lori Gottlieb),1966 年出生于洛杉矶,美国作家、资深心理治疗师。她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 演讲是2019 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她经常作为心理健康话题的专家,出现在《今日秀》《早安美国》等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凭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她已成为《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出版人周刊》等媒体热推的畅销书作家。
一、 手机里正播着双雪涛在一席的演讲,演讲的最后,他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句话作为了结语:“首先人应该善良,其次应该诚实,但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互遗忘。” 微信里,弹出一条信息:十分钟后出门,大门口见。 我关了双雪涛的视频,迅速作了回复:大门口见。随后,又在备忘录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有三条交织在一起的线索。 第一条主线是作者自己的旅程。由boyfriend分手引发的崩溃引起,探索了作者的家庭关系,学业,职业选择,亲子关系和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以及背后的心理挣扎。你能感受到那种呼吸的疼,和困境的挣扎,然后随着作者慢慢走出来。 第二条主线是John, ...
读起来真的停不下来。社畜工作很忙但还是一周读完了,过瘾,还想继续读这样的书。心理学爱好者有被爽到! 后续再写更细致的书评
评分看了二分之一,看不下去了,是我的问题
评分朱莉的故事最让我感同身受以及难过:新婚燕尔却查出了癌症,治愈却又复发,还活着却要讨论放弃身上哪个器官,不愿想到丈夫今后也会开始新的生活,却也不想他永远徘徊孤独。我们苦心经营一切,贪婪又钻营,希望事事顺利,却又从来不曾准备过面对失败,但失败其实才是沉默且永恒的人生底色。
评分终于出中文版了
评分看了二分之一,看不下去了,是我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