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社会学

重建中国社会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周晓虹 编
出品人:
页数:1138
译者:
出版时间:2021-5-1
价格:29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948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中国社会
  • 社会转型
  • 社会重建
  • 现代化
  • 社会问题
  • 中国发展
  • 学术著作
  • 理论研究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选题全称《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目录信息

第一辑
金耀基:探索现代中国的伟大转型
李沛良: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两岸三地”的交流
林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杨中芳:做华人本土社会心理学的推手
叶启政:在理论的原野上仗剑天涯
第二辑(上)
包智明:像费老那样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邴 正:欲观世变,文化如鉴
蔡 禾: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
关信平:用学术观照民生,以实务关怀社会
胡 荣:与国际接轨,打造社会学学科规范
雷 洪:社会学是我的一种信仰
李路路:在哲学的“助力”下审视社会
李培林:关注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
李 强: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还是读书
李友梅:不断从实求知,推进中国社会学话语建设
刘林平:出入会场,不如进入工厂
刘少杰:寻求经验研究与理论概括的综合
刘世定:所谓学问:历经变迁而诚心不改
马 戎:中国的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一起努力
彭华民: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宏观叙事与个人体验
第二辑(下)
邱泽奇:鸿蒙借手,织茧砌墙
沙莲香:探索中国民族性的变迁轨迹
沈 原:转型社会的学术叩问
宋林飞:做经世致用之学问
苏国勋:学问即生活
苏 驼:我与中国社会学:大时代赐予的缘分
王思斌:开拓中国社会工作的大漠荒原
谢立中:追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理论
谢寿光:一个学术出版人亲历和见证的中国社会学重建
翟学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普遍性
张 静: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张乐天:旦复旦兮,扎根真实的中国
张文宏:我与社会学:志趣引领的人生
周晓虹:邂逅时代,或如何寻找我们的志业
周 怡:我与社会学的不期而遇
第三辑
边燕杰: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
谢宇:格物致知,观世穷理
赵鼎新:在动荡的时代中锚定历史
周敏:从唐人街开启的移民研究生涯
周雪光:本土与国际间的“越界旅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超出预期,本以为只是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历史经过,孰不知更多的是第三、四代社会学者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以及为学感受。从中可以读出许多有趣、真挚的内容。“岁月飞逝,成绩安在?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评分

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议题,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是个伪命题,或者说不是个问题,中国社会学应该发展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并补充到世界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去,人类命运共同体嘛。对于定量或定性的研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只要适合就可以用,讨论谁高谁低反而有问题。对于带学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学术道路,反对学术民工(大佬就是大佬)。以及,赵鼎新老师复旦生物系毕业国外拿完昆虫学博士又去读了一个社会学博士而且用时之快简直离谱……并且他这一章真的很好笑,幽默的确是一个人智力过剩的表现????

评分

【中国社会学史文献述评用】基于40位社会学家的口述史访谈,周晓虹等(2021)记录了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年的历史。

评分

完全是个人传记合集,百分之八十都是无聊的个人经历,与社会学相关的内容极少且泛泛而谈。本想从中了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现代思想,大失所望。打好评的估计有书托。

评分

前天下单,昨日中午到货,坐在床上从2点一直读到8点。非常棒的书,是一份未来会被人反复查阅的宝贵资料。里面一些八卦令人印象深刻,比如zdx老师谈他当年想去fd大学教书结果被领导浇一盆冷水。可以想见的是,哪些人入选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也必然会得罪没入选的人,所以体制内大佬基本都入选(但这也造成个别口述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但孙立平、郑也夫、李银河和郭于华的缺失还是有些遗憾。书前面的照片很宝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