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全新长篇散文,一部深刻书写女性命运的圆梦之作!
阎连科等待十年之后的圆梦之作,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提起笔,将文字投向世代更迭中女人的命运。他说:“这部散文写了我家族中几乎所有的女性,包括我年轻时谈过的对象……”她们从凡俗中来,甘愿在尘埃里活好自己的一方世界。
★阎连科动情作序“十年的等待”,念念不忘的煎熬
写一本女性的散文,需要十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微笑的隐痛。他坦言女性的万千命运,苦乐哭笑永远值得被认真讲述。她们依照自己的性情在大地生长与消逝,平凡之中自有其动人之处。
★多重情感交织,探索女性一生中的温情与隐痛
相亲与恋爱、融洽与争吵、挣脱与命定,难以言明的隐秘心事,从文字的细处缓缓流出,呈现一场含蓄又动人的女性成长史。
★她们生而为艰,却以柔软抵抗世界的坚硬
尘世的生活深陷着每一个女性想要舞蹈的脚,不管命运如何颠沛,她们依然期冀未来、充盈欲望。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她们——女性,只有不丢失自尊、人格独立,灵魂才能始终站立、心灵也才有处存放。
《她们》是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十年圆梦之作!蓄力十年之后,他用呕心沥血的文字描绘了一方土地上不同女性的命运,窥见东方女性在上百年的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过活,又是怎样变成了今天这般千姿百态的模样。
书中包含他的母辈:母亲、姑姑们,同辈:姐姐、嫂子们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与孙女辈相处的生活故事。从她们生命的延宕与变迁的岁月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身为女性的她们,不得不面临的人生困境,以及身为女性的她们自身所独有的光辉。
女性被挟裹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开始了她们的人生和营生。车轮滚滚,人生如流……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2004年转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曾获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入围2012年度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短名单,2013、2016、2017年三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和长名单;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2014年卡夫卡国际文学奖、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2016年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
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三十多种语言,有外语版本一百多种。
昨天终于读完了阎连科老师的新作,长篇散文《她们》。说是终于,因为读这本书的时候,每到动人之处总会断片,眼前浮现出我身边与“她们”同龄的她们。 我妈岁数大了之后,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做媒人,二是常在我面前回忆往事。有一回,我妈给邻居介绍对象,双方见面那天她也去...
评分1 这本书早该出现了。 这本书至少也该在现在出现。 这本书由阎连科写成,简直是理所应当,顺理成章。 中国男性作家笔下,早已有过多个女性形象,但以散文体裁,书写身边3—4代女性形象,并以男性眼中的“女性主义”来观照之的,似乎还是第一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女性主义...
评分 评分阎连科老师: 你好哇!很感谢赠书,我很快就读完了《她们》,带着一股兴高采烈的劲头,我也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什么。老实说,我很意外也很惊喜,甚至对不少朋友说,这本书代表着中国男作家对女性形象描写的新里程碑,因为跟过去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比,这本书里的女性不...
评分人心是她们所赐,世界也是因她们而建。 读完阎连科老师的散文集《她们》,一群无比鲜活而又质朴伟大的女性,就此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每个人的家族中,女性都是毫无疑问的“半边天”,嫁出去的女儿,娶过门的儿媳,姑嫂,妯娌,婆媳…… 既然从自己的相亲写起,便为全书定下...
有些地方读到想哭/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大学现代文学老师喜欢阎连科了
评分第一章有些平庸,但后面几章都很好。在男性作家里,把女人不只是当作“女人”来写,而是当作一个个“人”来写,将女人首先还原成人,这既很难得,也是阎连科的可贵。(啊,他跟我母亲出生是同一年)
评分她们中,也可能有我自己的影子,我也是她们中的一部分。关于女性的话题越来越清晰,角度越来越多。这本书实为一本了解女性的好书。
评分可以当做是阎连科的回忆录来读,回忆一旦打开,所有的一切便带上了朦胧的色彩,作者没有弘扬什么,而是退回到旁观者的姿态,尽可能地观察女性生存之艰。
评分准4。好书,真为那些农村女性的命运喟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