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如果不扬帆,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信息碎片化、焦虑日常化时代的我们,如果不时常冷萃自我,梳理自知自洽的人生理性,没有坚韧从容的心,生活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变得不可承受之轻。
本书作者深爱哲学人文,基于她广泛的阅读与多元的经历,在历经波士顿漫长的冬日和太平洋两岸的喧嚣与静寂,逐渐生成自己的人世哲学。
在本书中,她试图撕破生活的表皮,让人看到更深的内底,并在这种看见中,获得一种存在的自知、平稳的力量与活着的智慧。
立雯,八零后,生于江苏无锡,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后获全奖于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比较媒体硕士项目。毕业后旅居波士顿,从事过金融、市场、战略等工作,现任国际创新咨询公司frog全球市场总监。十余年来,以“异乡人”之眼,借商业之遇,观人世冷暖,察人性百态,一一诉诸文字。微博ID:@立雯。
因为喜欢书名《生活在裂隙》和副标题“有关人性、欲望、痛苦与智慧”,还有封面的“刘瑜推荐”,在图书馆二话不说借了这本书,有点失望,没翻完就还了,失望的点不完全在于“鸡汤”味不醇厚或观点不够剔透深入,更多是因为这过于不像一本书了,松散到了极点,象长微博的合集,...
评分 评分《生活在裂隙》是八0后作家立雯的一部人生感悟集。全书共分为八辑,八个主题,每个主题下收录了作者近几年的小散文。有观点论说文,有对人生的感悟,亦有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陈述与分析……书中的文章,大多篇幅短小,但立意却独到而富有哲思。 本书作者立雯有着多年的旅美经历,...
评分已忘了最初是什么时候与《一个人的阳台》邂逅,而后在微博关注了立雯。她的文字在信息流中是独特的存在,柔和而充满力量,常常带给人以慰藉、启迪和宁静。本以为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应该是一位情感丰富、内心敏锐的作家,然而猜对了前者,却猜错了职业,不过虽然意料之外,大抵...
评分在2020年末的时候,我给自己新一年的一个期待,不再只做一个信息的接受者,去走出舒适圈,勇敢地,和美好建立联结。因此,尽管之前,我很少正儿八经写书评,最多就是在微博上,用一两句话记录一下忽然飘过的思绪,再或者,在转发一些观点时,附带两句自己的延伸;这次,还是想...
很好读的书,其实比起与人分享,不如说这更像是立雯作为一个自我修整爱好者写给自己的总结报告。去年5月因为一条微博关注立雯,无论是生活方式、思考角度还是人生观点,都频繁感受到许多共鸣。尤其,是我们都是谨慎提防情绪化、并对总结规律和复盘自身有着无限热情的人。认识她的那条微博里她写“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Beta,Alpha寥寥无几”,我在转发中写给自己“要永远对上一秒的自己保持怀疑”,被她再转认同。感谢这样遥远真诚点点滴滴的共鸣。
评分射手的箭筒里不该有两支箭,不然当你射第一支箭时,你的心会落在第二支上。每一支箭都应该是最后一支,每一秒都是最后一秒。这就是专注当下的智慧。
评分幸运在高中读到
评分博客体
评分果然是非常喜欢的博主、作家,对这本书期待值很高,也没有失望。在书里画了很多我表达兴奋的感叹号。感觉找到了一个人生导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她当然是更广阔、沉稳、优秀的。无论如何,找到即是我的幸运。会一读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