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1863-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
(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玩偶之家》 一:阁楼里的故事——苏醒:有怎样的梦碎就催生怎样的勇气 圣诞夜前夕,娜拉感受着自己营造的欢快的气氛,在温馨的烛光里,她牢牢地掩盖自己自己引以为豪的黑影。她隐忍着心中所有的躁动,静默地等待着的奇迹在她的内心深处淌出一条小水流。那奇迹那是她的梦,是...
评分 评分抛开各种理论(剧作、思潮、主义),谈一下我个人对这个剧本的理解。我是一个无男人、无女人区别的坚守者,非常不赞成什么所谓的大男子主义(男权)、女权主义的。在生活中,我女同学某某曾说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当时听了这句话,我非常反感,不仅是对这句话反感,而且对这...
评分是的,很棒的作品,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 在这个后现代的社会中看清自己,看清周围,树立旗帜,踏踏实实做事情。是的,为了美好,没有什么好说的。 时代是一个一个的轮回,现在这个时代在历史中有轮回,我向前学习,想现在学习,还要向未来学习。
评分看了好几本关于爱情的书,都是悲剧型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张爱玲的《色戒》、鲁迅的《伤逝》,这基本小说,我觉得都反映了一个主题:个体生命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在《玩偶之家》里,娜拉是如此地爱着海尔茂,在海尔茂患重病的时候,家里没有...
娜拉是多么可爱的女子啊
评分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
评分贵国文人天天想问“走后怎样”的问题
评分娜拉是多么可爱的女子啊
评分单看最后10%的话也许我会给四星?可是我看不出前面90%的必要,不明白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牵扯进那么多人物来讲述一个其实内核只有海尔茂和娜拉的故事。如果花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海尔茂收到两封信后天壤之别的反应其后的心理活动,和娜拉那一瞬间的恍悟,我肯定会更喜欢,不过那样恐怕要采取另外一种体裁了吧。(所以说到底我还是对戏剧持保留意见。) 另,喜欢最后那句“(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