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1902-1988),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正式参加军队。 1922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离开军队到北京,学习写作。1924年起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发表作品。1934年至1935 年,在北京、天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著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1943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边城》原本是沈从文为我们提供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是《边城》给我们的,却绝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这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使《边城》获得一种深邃的品格和魅力。
初读《边城》,自被那“诗意的自然、和谐的生命、优美的人性”打动,隔了若干年回看,又玩味出了一点什么。翠翠夜听歌一节,果如众多评论所言,“虎耳草”是纯真爱情的象征?我以为称之为“爱情”,未免提炼得过于抽象。对情窦初开的翠翠,“爱情”尚在她理解力之外,纵使对傩...
评分断断续续拖了好久,今天路途中几页,明日睡前几张,终于读完。这确实是一个藏身于世界小角隅的地方一段段至情至性的故事,如同沈从文所说,“或者还有人,厌倦了热闹城市,厌倦了眼泪与血,厌倦了体面绅士的古典主义,厌倦了假扮志士的革命文学,这样人,可以读我这本书,能得...
评分看完《边城》,憋闷得很,我一直有那么一股冲动想把这伙人给揪出来统统扇几个“苏醒巴掌”。你说,做人哪能那么扭捏的啊!有话就该说出来,有屁就该放出来,憋死我了。 这事儿其实多简单啊!不就是三角恋么,两兄弟爱(是不是爱还很难说)上一个漂亮姑娘,问题不难解决,可就...
评分(以前写的字,收起来,以免忘记) 同学w有去XX玩的,回来后的感受只说:“我感觉我就是走在翠翠走过的青石板上面。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让我想到翠翠,我觉得,她还在某条江边,等着爱人的归来,此时此刻还在,和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看着湘西美丽的淳朴的天空。” 翠翠却是...
评分“……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年青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
乡下人 喝杯甜酒吧 亲爱的三三 亲爱的沈从文
评分与其说是在歌颂一种牧歌似的生活,不如说是牧歌式,或者纯道德式生活得脆弱,不过,这种脆弱使人沉醉,催人奋进。
评分清透的
评分Again,not my type……
评分清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