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写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优雅唯美"的爱情悲剧。清显和聪子是青梅竹马的好友,都出身于贵族之家。在清显18岁、聪子20岁的这一年,清显的烦恼在于:他明白聪子爱他,但她总以教训他的姐姐自居,这让他很生气。他们有过激情初吻之后,便产生了误解。清显拒接聪子的电话、拒阅聪子的来信,听说聪子家安排聪子频频相亲,还窃喜于自己可以就此摆脱聪子。而聪子被皇室洞院宫看中,要娶为儿媳,并获得了天皇敕许。
敕许颁布,订婚仪式即将举行,这震醒了清显,他终于在即将失去之际明了自己心中对聪子的爱。他不顾一切求见聪子,尽诉心中之情。深爱着他的聪子,也毅然接受了他的感情,在举行订婚仪式前的短暂时间里,聪子不惜摒弃自己未来王妃的身份,为心中的爱奉献一切。他们尽享激情的欢愉,并且有了爱情结晶。而后事情被两个贵族之家所知,面临灭顶之灾的状况震骇了双方父母。聪子被迫离开东京,秘密流产,并暂时转往寺院疗养,了却尘缘,削发为尼。两家无奈之下,伪造了聪子的假病历,称聪子得了不宜婚嫁的病,于是皇室婚约解除。清显难耐思念之苦,拖着病躯冒雪前往寺院求见聪子。遭到拒绝后,病情加重而去世。
作者在这纯爱中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曾被视作是三岛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具竞争力的作品。
◆ 作者介绍:
三岛由纪夫(みしまゆきお ):
1925.01.14-1970.11.25
日本文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海明威”
本名平冈公威,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
一生著有二十一部长篇小说,八十余篇短篇小说,三十三个剧本,以及大量散文。
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为纪念他 ,在日本山梨县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日本新潮文艺振兴会于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文学奖,旨在嘉奖开拓文学前途的新锐作品。
川端康成:“我得的诺贝尔奖应该颁给三岛由纪夫。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代表作:
《鲜花盛开的森林》(1944)
《假面的告白》(1949)
《潮骚》(1954)
《金阁寺》(1956)
《春雪》(1969)
◆ 译者介绍:
陈德文:
日本文学翻译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学
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
曾翻译过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诸多名家的作品。
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第一部《春雪》,看的时候没注意,直接随意看了郑民钦翻译版本的,觉得语言丰富,流畅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完之后看到唐月梅翻译版,发现差别挺大,凌乱一阵之后,看到网上说的比较火的文洁若李芒版,还是不太一样,就直接到图书馆把原文以及各...
评分每年暑假读春雪,每年寒假读呼啸山庄,是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在一个什么书都不全唯独武侠小说全得可怕的小图书馆无意中扒拉出来,就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了三岛由纪夫。当时完全没有看懂这本书再讲什么的我,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养成每年读一遍这本书的恶习。 ...
评分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第一部《春雪》,看的时候没注意,直接随意看了郑民钦翻译版本的,觉得语言丰富,流畅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完之后看到唐月梅翻译版,发现差别挺大,凌乱一阵之后,看到网上说的比较火的文洁若李芒版,还是不太一样,就直接到图书馆把原文以及各...
评分清显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是隐约地清楚自己的这个特性一旦付诸现实,可能会毁了自己。所以,清显在一开始就在抵御聪子,否认爱聪子,甚至要去讨厌聪子,更甚要用撕信来伤害聪子。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无需依赖别人的理性的人。当清显为自己...
翻译很顺,反正男主就是一大男子主义的臭煞笔
评分清显、聪子和春日妃殿下都是美的化身。十三岁捧裾时春日妃殿下的一瞥在清显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追求美的种子,而美的代价是死亡。 清显软弱、淡漠,可是当他终于勇敢坦白“是我的孩子”时,我被他打动了。清显造访月修寺数次求见聪子不得而身染重病,他究竟是真的想见聪子还是只是将自己置于追求美的努力中而获得一种自我感动呢?抑或是通过这种徒劳的努力而使自身的罪愆得到清洗? 聪子美丽、清醒、睿智,她在与清显这场没有未来的恋情里奉献了自己,并承担了后果,甚至保全了清显。聪子通过剃度斩断了自己与世俗的关联。 春雪、樱花、瀑布、鳖鱼、死去的狗、镰仓的大海、寺庙……这些意象赋予文本丰富的内涵。还有意想不到的留白、妙语连珠的比喻,三岛太会写了。
评分三岛哪是在写小说,是在探讨哲学。借着艺术形式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我无法不想到伍迪艾伦。然而和伍迪艾伦这种带着点狂野的思辨表达,三岛的表达显得尤为细腻,也多出现于朋友之间(前者偏向异性之间)这种表达细腻到登峰造极,借力使力,通过描述外物来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文字优雅到忍不住大段批注摘抄。刚读10%的时候我开始着急:清显和聪子怎么还不恋爱。后面高潮部分,清显的无所谓、拒接电话、拒看信件,把我气的不轻。聪子也是太爱他了,错过的人一定要再扯上关系吗?ps 这本最后有个三岛年表,最后一句:xx年xx月xx日,交了最后一个稿,三岛切腹自杀。啊清显怎么可能活着?
评分读之前,我以为聪子嫁给洞宫院家,清显去外国留学了。读后,唏嘘一场。青梅竹马的爱情,最终止于阴阳相隔,清显二十岁死在了东京。太喜欢三岛的景物描写了,全篇多次出现的雪,每一次的描写都不一样。最后,本多也给了我不少的惊喜。
评分看的过程一度与《红楼梦》产生联想,但三岛描绘的故事却更像一具易碎品,角色在他的笔下如履薄冰地行走,可即使如此小心翼翼,最终还是会迈向死亡。三岛由纪夫的浪漫是直击心灵的,比如喜欢的人在眼中是会闪闪发光的,纠缠在一起的手指,不愿分开的双唇,扭曲的自卑与过度的包容,年少时猛烈的感情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正如有的人栽培鲜花的目的是为了撕碎花瓣,这份恋情再如何美好,经由设计的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呈现一地枯萎花瓣般的悲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