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爨集

燋爨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施小炜
出品人:鹿书deerbook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4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72175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籍
  • 诗歌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燋爨集
  • 清朝
  • 诗集
  • 文集
  • 古代诗词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句话推荐

日语文学翻译大家、村上春树译者施小炜论文学与翻译,著名翻译家陆求实精心编选、推荐。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施小炜论村上春树、全息翻译、日本文学、文化现象等内容的随笔、评论和序跋共59 篇,是作者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介绍了许多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和奖项,更从社会和文化层面为翻译作品的读者说明线索和背景。正如翻译在“赏音者”得“孤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样,本书亦可为读者理解翻译问题本身提供丰富的素材、新鲜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

------------------------------

编辑推荐

* 翻译高手论翻译 —— 旁征博引,不拘一格,见解独到,干货满满

* 著名学者谈文学 —— 文风幽默风趣,内容杂而不乱,带领读者走入文学“第一现场”

* 资深书虫述书事 —— 作家作品,故人故事,无所不谈,妙趣横生

* 东瀛旅人忆往昔 —— 深情回顾客居他乡的岁月,以观察者之眼洞察异国文化

-------------------------------

“燋爨”来自刘禹锡诗句“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燋,此处或当读若zhuó,古文通“灼”,意即“火烧”;爨,音cuàn,此处亦应作“烧”解,或解作“烧火做饭”;孤桐,当指古代的名琴“焦尾琴”······刘禹锡是借了“孤桐琴”来比喻翻译,强调了恰恰正是在历经磨难、看似焦头烂额不忍卒读的译文(“燋爨”)之中,真正的行家里手(“赏音者”)能够演奏出(“得”)妙不可言的美(“孤桐”)来。

——摘自《且说“投胎转世”》,收录于《燋爨集》

作者简介

施小炜,学者、翻译家,旅日多年。著译颇丰,代表作有随笔集《东篱撷樱》、论文集《日本文学散论》、译著《老师的提包》《1Q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等。

目录信息

译论篇
闲话翻译 / 3
村上春树的翻译观与被翻译观 / 11
有一种时尚叫“非译” / 30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日本文学翻译 / 36
论全息翻译 / 55
论以小令译和歌 / 64
“山寨”村上春树 / 79
且说“投胎转世” / 89
月旦篇
文学奖项知多少 / 109
文学奖幕前幕后 / 112
“他人就是暴力” / 115
“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 124
一个人的文学奖 / 133
唐突西施 / 135
一部别具一格的双体小说 / 138
跨越国境的双聚焦小说 / 142
奇遇 / 145
阴错阳差《杨家将》 / 148
单骑走千里 / 150
汉方小说 / 152
关于分一杯羹的公理 / 155
“9·11”后的现代骑士 / 158
杂说《寝室》 / 160
网虫的恋爱小说 / 162
斯多葛小说家 / 164
《源氏物语》的容受:在世界,在中国 / 167
《源氏物语》在日本 / 170
他山篇
汹涌的“携带小说” / 175
携带着小说出行 / 177
文坛“双打冠军”? / 179
目标:文化“发信国” / 182
因为感激 / 184
吟哦在时代的阴影里 / 187
“女流文学” / 191
文海新潮:主妇争做侦探小说家 / 195
购书闲谈 / 197
唐诗万古 / 200
文坛英雄出少年? / 202
林京子笔下的复旦大学 / 204
堀田善卫所见到的抗战胜利时的上海 / 208
大江健三郎店长 / 212
敝帚篇
《日人访华游记丛书》序言 / 217
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译后记 / 230
《老师的提包》译后记 / 232
《阴阳师·飞天卷》译序 / 237
《阴阳师·凤凰卷》译序 / 240
《阴阳师》导读 / 243
雌黄篇
也说汉语西渐 / 249
知识的欺诈 / 251
说“一个字” / 255
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 / 258
十五岁的思想 / 262
“俗”的隔膜 / 265
战争神社 / 267
鲜花都到哪里去了? / 271
歌手与学运 / 275
说“称谓” / 277
金屋藏娇 / 280
“文武两道” / 28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去年刚好也读过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集。 本书引文足见作者阅读面广泛不限于日本文学,这是一名学院派作者必须的职业修养: 柏林大主教archbishop的英国人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1787-1863),这位哲学家...

评分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去年刚好也读过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集。 本书引文足见作者阅读面广泛不限于日本文学,这是一名学院派作者必须的职业修养: 柏林大主教archbishop的英国人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1787-1863),这位哲学家...

评分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去年刚好也读过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集。 本书引文足见作者阅读面广泛不限于日本文学,这是一名学院派作者必须的职业修养: 柏林大主教archbishop的英国人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1787-1863),这位哲学家...

评分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去年刚好也读过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集。 本书引文足见作者阅读面广泛不限于日本文学,这是一名学院派作者必须的职业修养: 柏林大主教archbishop的英国人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1787-1863),这位哲学家...

评分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去年刚好也读过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诗集。 本书引文足见作者阅读面广泛不限于日本文学,这是一名学院派作者必须的职业修养: 柏林大主教archbishop的英国人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1787-1863),这位哲学家...

用户评价

评分

接触这本书之前只读过施小炜老师的一些译作,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是村上的两大简中译者之一”的程度,此外,对他真是没什么特别的印象。读罢此书,对他的了解自然是更全面了,也经历了一场“祛魅之旅”,祛魅过后,反倒觉得这些名译家的形象更为真实与鲜活。读的过程中有快乐,也有痛苦(编书时痛苦在所难免,这类痛苦只有同道中人能理解),收获了很多,同时更觉得日语文学的确是一座巨大的富矿,我们(至少说是我自己)对它的了解实在是太少。最喜欢的部分是小炜老师写的那些书评和书讯,读罢这些作品后,我愿称其为“人形安利机”——以他的文风,他写起安利文来,真是既有趣,又能吊足读者的胃口。定书名纠结了几次,最终的这个书名虽然不好念,但百分百与内容和作者文风契合。封面做得简单,我想,这种设计哲学是适合这样的学者和译者的。

评分

欣赏他的翻译观。提到的村上的翻译观以及他认为用小令翻译和歌的观点很赞同。

评分

原来long time no see这种西渐中文的学术名词叫Pidgin English!学习了!

评分

虽然书名看起来很正经,第一部分的翻译论也很正经,但其实后半本书是很轻松好看的日本文坛八卦。翻译论部分的林少华公开处刑也很带劲。

评分

翻译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功课。前面的部分是译论,中间到后面写到了日本文化。关于文学奖项的部分,长了许多知识。夏至的前一天和老师一起在亳州做活动,签名版ge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