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从清军入关、中华核心文明遭遇外围野蛮文明入侵开始,到鸦片战争、中国遭遇西方文明入侵结束,涉及的问题变得空前广泛和复杂。既有清军的屠杀和南明的抗争,又有西方的十字军东征和工业革命,还有雍正的改革和乾隆的文字狱,以及平定新疆、清查亏空、中西贸易和战争等等,为读者描绘了东西文明的千年巨变。
李晓鹏:经济学博土,国研智库书院核心作家、中兴大城首席经济学家,曾任麦肯锡公司研光员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著有《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城市战略家》《中国的产业政策》《中国的产业规划》《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1卷、第2卷》《重现伟大中华史》作品
李晓鹏博士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东西文明的千年剧变》提出的文明史观和战略史观可以说是研究历史和政治问题的创新之举,解决了我多个疑惑。 历史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征服不断,以前我们大都以阶级性或正义性来分析战争,但是无论以哪种性质来分析,战争结束后造...
评分李晓鹏博士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东西文明的千年剧变》提出的文明史观和战略史观可以说是研究历史和政治问题的创新之举,解决了我多个疑惑。 历史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征服不断,以前我们大都以阶级性或正义性来分析战争,但是无论以哪种性质来分析,战争结束后造...
评分我一直非常推崇李晓鹏博士的书,究其原因大概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累积,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加深,经年来所接受的模块化、片面化、戏剧化的历史教育慢慢开始难以说服自己,相信我们现在亲身经历的世界是那么随意的发展而来,诸多历史细节被有意或无意的删改、抹去,给我造...
评分跟前两卷一样,还是一鼓作气看完了《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阅读的感觉还是比较爽的,文字流畅,气势如虹,逻辑清晰,基本赞同书中的观点,对李博本人也十分佩服和心折。好,为了让第三卷更完美,接下来说一点小小的疑惑,以兹参考。 本书用清军把中国人口从4亿屠杀到1...
评分《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我看完后忍不住的要把她推荐给我的亲朋好友去看,作者用更详细的笔法阐述了明朝到清末的繁荣与衰落,让我们这些对历史没有深刻认识,像作者书中说的,基层小小老白姓那是没有国家主观意识和民族文化概念的,确实...
这一系列丛书都看完了,还是非常开脑洞的
评分17年看前两本觉得是神书,现在看什么他妈玩意,硬伤太多了,还瞎鸡巴分析,可以用来学习一下怎么假装理客中,这书8.3,豆瓣????
评分来到了第三卷,作者除了剖析康乾盛世之下、其实难副的根本原因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所带来的文明逆流-即整体战略从北(积极)守南攻到南北皆守(消极)以及文官集团在理学思想的进一步禁锢与腐化下彻底断绝了近代工业化的可能性。同时作者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引入了在同一时期西方(尤其是英国)文明发展脉络的讨论,并在后记(本卷与第六章乃本卷书最为出彩之处)中提出的战略史观(即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中总结了科学技术决定下的生产能力和意识形态决定下的破坏能力对塑造文明兴衰的决定性作用,并揭示了这一视角下的历史普遍规律。总体来说,卷三虽不如卷一那么惊艳,但作者立意的深度和广度完全符合我这个历史业余爱好者的口味。能够在2019年末一口气看完这部作品,着实幸福!
评分对清的脉络更清楚了
评分来到了第三卷,作者除了剖析康乾盛世之下、其实难副的根本原因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所带来的文明逆流-即整体战略从北(积极)守南攻到南北皆守(消极)以及文官集团在理学思想的进一步禁锢与腐化下彻底断绝了近代工业化的可能性。同时作者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引入了在同一时期西方(尤其是英国)文明发展脉络的讨论,并在后记(本卷与第六章乃本卷书最为出彩之处)中提出的战略史观(即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中总结了科学技术决定下的生产能力和意识形态决定下的破坏能力对塑造文明兴衰的决定性作用,并揭示了这一视角下的历史普遍规律。总体来说,卷三虽不如卷一那么惊艳,但作者立意的深度和广度完全符合我这个历史业余爱好者的口味。能够在2019年末一口气看完这部作品,着实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