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一书取自叔本华的封笔之作《附录与补遗》,并独立成书。本书以简洁优雅、充满哲思的文笔,探讨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并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叔本华在书中深入阐述了自己对人生诸问题的思考,并旁征博引近百位人物的相关思想和作品。
叔本华认为,人类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人自身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正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和健康的体魄。这些深刻的哲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
在伦理学、美学、认识论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代表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附录与补遗》等
我还没拿到这本书认真读,但看了很多他人的笔记。 这本书的内容,大多都是我仔细思考过或者偶有心得的体会。 所以,我完全可以说,人的智慧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有尽头的,而这个尽头目前对于我来说,就是圣经。 我无意做一个哲人,但我目前已经可以做到自得其乐了。 我觉得自得其...
评分有个关于翻译的神评论:不比较,无伤害。趁寒假有空,我翻了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的三个译本,觉得比较阅读是精明购书的好办法。如果把叔本华的原作比作优质大米,韦启昌的译本(《人生的智慧》)像高粱米,粗糙难咽,但大体干净,基本保存了营养。让我遗憾的是一些令人生...
评分阅读了他的作品之后,关于幸福论,开始重新对我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思考。我欣赏他的思想,到目前为止,他的理论如同金刚经一样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让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痛苦和无聊的论述。人生如钟摆,总在痛苦和无聊中左右徘徊。而我,可...
评分在东方,有一位多才多艺的长者(注意是zhǎng,不是cháng噢)。他原本可以什么都不说,自己闷声发大财。但是善良的他,看到我们这样热情啊,他老人家觉得一句话不说也不好。于是,他不仅送给我们每人一款叫“代代代”的手表,还教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经验。 在西方,也有这样一...
评分不可否认,叔本华的思想极具逻辑性,描述的语言优美且有说服力,深受很多的大家和民众喜爱,并用于指导和改善生活。但是,我却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泼些冷水。 1,悲观主义。叔本华是极度悲观主义者,看他的论述多多少少会被他所影响。他认为无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
人们越来越崇尚快乐,但是不开心的人却越来越多。是我们越来越不快乐,还是快乐的标准越来越高?是我们越来越不开心,还是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叔本华在这本书里回答了这一问题,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中徘徊。快乐不是常态,痛苦才是,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而幸福一旦被满足,人们便不再感觉幸福。人生的追求不是幸福快乐,而是避免痛苦。感谢叔本华,让我以另一种视野去看人生。
评分一如既往的,很棒,太符合我现阶段的各种想法,很多哲学家都讲这种积极的自闭、自利和自我中心,但他讲得最好最中听。然而当他谈到人权和女权,那简直是bullshit,读到的时候甚至反复回看了几遍,确认他是在反讽还是认真的。我喜欢的、不喜欢的男作家,多多少少还是逃不过一个弱点——对女性一无所知。
评分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能苟同,但是不耽误它是一本真正的智慧之书。
评分没什么意思 看到220页和后面一部分 。
评分叔本华的第一个论断是:世界是我的表象。意思是世界其实由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而存在,“二者存则共存,亡则共亡,双方互为界限,客体的起处便是主体的止处”。 叔本华第二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即生命意志,一种盲目冲动的力量,一种不断产生欲求的力量。一个欲求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求。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人之所以命运不同,在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人是什么,即广义的人格,比如健康、力量、气质、道德、理智、教养等;第二是人有什么,就是财产和各种所有物;第三是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叔本华的看法是:“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其他第二、第三个因素都不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