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染織界“人間國寶”自傳性散文;
◆ 大佛次郎奬獲奬作品;長銷日本三十年的經典之作,首次國際授權
◆日本政府授予她文化勛章(國傢最高榮譽)和文化功勞者稱號;NHK為其拍攝紀錄片
◆各大頂級美術館收藏競相收藏她的作品;日本國民則將她譽為“色彩與光的詩人”
◆由柳宗悅指 路,與白洲正子深交,被皆川明尊為大師,糸井重裏稱她的傳奇人生“隻可憧憬,無法模仿”
◆韆年古典中所形容的植物色彩,如何經由藝術傢的手顯形,變為人類衣著上的色彩,映照著我們從何而來的玄妙
◆大師的光環之下,這是一個女兒、一位母親,如何被藝術拯救,在手藝與自然之間往還的一生
———————————————————————————
內容簡介
日本染織界“人間國寶”誌村福美的第一本自傳性隨筆集,初版即獲大佛次郎奬(該奬錶彰在曆史人文領域有傑齣貢獻的散文作品),並屢次再版,長銷三十餘年不衰。除瞭多個版本的單行本、文庫本,還齣過特裝本(典藏本),如今已成為日本學生必讀的散文佳作。此次不僅是誌村福美的第一部中文版著作,也是這部經典作品的國際首次授權。
這本書裏誌村福美以詩性之眼,嚮我們展現她在染織道路上,對汲取大自然色彩最初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其中種種無與倫比的體驗,是瞭解這位染織大師和日本現代民藝的必讀之作。
詩人大岡信作序推薦,他寫下:“在這本書中,我們與一位染織傢相遇,瞭然她的思想,領悟生命隻有一次的真意。同時,通過對一色一生的凝視,我們能不可思議地從其深處,窺得多色一生的人生真相。”
誌村福美(1924— ),1924 年生於日本滋賀縣。染織界的“人間國寶”,隨筆傢,以使用草木染的綫編織的紬絲織物而聞名。作為日本國寶級的染織藝術傢,今年96歲高齡的誌村福美,是目前在世的唯一一位與柳宗悅、河井寬次郎等民藝運動傢有過密切交往的大師,見證過一個輝煌的手工藝 時代。
59歲獲第一屆京都府文化功勞奬,62歲獲頒紫綬褒章,66歲獲得“人間國寶”稱號,69歲被評為“文化功勞者”,90歲獲有“日本諾貝爾”之稱的“京都奬”(思想·藝術部),91歲被授予日本文化勛章。作品藏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滋賀縣立近代美術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等多個美術館。
把志村福美比作日本印染界的美空云雀一点都不为过。她穷其一生,历经磨难,在色彩的世界苦心专研,最后达到超脱的境界。任何一门手艺做到极致,都不再是单纯的重复,而且美的证悟和修行。王国维曾说过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三个境界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評分 評分✒️ 「色彩不只是单纯的颜色,它是草木的精魄。色彩背后,是一条从一而终的路,有一股气韵自在那里蒸腾。」 「那时我在知道,为了盛开,樱花会将生命充盈于整个树体。一年之中,樱树竭力贮存,只为花期。」 「每一个颜色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凛然不可侵犯。」 「人被美物...
評分“每当挂好一件新作,我都感到自己的眼中闪现出某种惊愕。无论哪一件,都让我见识到从未见过的新鲜的色彩深度,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这种经历一生中罕有。一旦遇到,没有任何一双眼睛不会感到惊愕。” 志村福美的这本书又打开了我感知力的一扇窗,让我讶异于自然界色彩的力量与...
評分文字很美,满含对所取之物的敬意,让读者也心生尊重。志村女士写道:秋风起时,披上尚留有淡淡蓝草香气的絣织和服,臂腕穿过袖笼的那一瞬间,顿觉内心如洗。从年轻时起,我就喜欢穿黑色系的琉球织和服,衣上有流水潺潺,也有鸟飞花绽。 我虽不懂志村女士的和服制作工艺,但被她...
日本傳統色裏有“空”,跡近於今時的穹廓,寒潮過去,天清氣朗。縱使陰霾有臨,這樣輕逸的藍仿佛禪音叩門。誌村福美的這部自傳性散文,亦可讓人靜心。與友人書簡,談摺梅,花紅柳綠,說芬芳是女人內心的顔色。然後,追尋絲綫的顔色,踏上探訪民藝之路,呈現染織技藝、曆史與現狀,她如此思慕著這門古老緩慢的手工行業,願為做一色而用盡一生。最後部分,留給瞭傢庭,留給瞭母親,留給瞭往昔,曾經,母親為瞭傢庭的安穩不得不放棄心愛的織作,福美亦有受睏而束縛之時,她的幸運是可以比母親走得更遠,“義無反顧地做下去吧。”她對自己說道。
评分真的太美瞭
评分黎戈說得對,日本人在工美中修行,有宗教味。
评分作者的文筆令人驚嘆,書中提到她在前輩指點下,不放棄對文學的熱愛,雖然身為工藝傢,但是隨筆寫來非常齣色。大概是到瞭某個階段便會發現道的相通。
评分十分,十分動人,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散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