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燈微

溪畔燈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劉誌偉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20-5
價格:49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32578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清史
  • 經濟史
  • 社會經濟史
  • 劉誌偉
  • 社會史
  • 曆史
  • 史學名傢
  • 社會
  • 治愈
  • 成長
  • 情感
  • 治愈係
  • 文學
  • 小說
  • 溫暖
  • 生活
  • 慢節奏
  • 治愈小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69年春天的一個夜晚,我在失學兩年半後,意外收到重獲上學資格的通知,懷著要馬上奔迴課堂的迫切心情,我獨自一人,在晚上九十點鍾,沿一條20華裏的山路摸黑走齣深山。那片深山,不僅有很多的山豬,還有當時還沒有滅絕的山牛、老虎和其他野獸,春天更是毒蛇復蘇齣沒之季。我一路上揮動著手中的棍棒,心中充滿對山林的恐懼,更懷有對求學的憧憬。山路沿著一條山溪延伸,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有任何村落人傢,漆黑一團,一路伴我行走的,是潺潺溪水聲;走瞭一個多小時,纔依稀看到遠處村落的微弱的燈火……

這條路我當時隻走瞭兩個小時,但後來半個世紀的人生道路,我一直覺得都是這條路的延伸,自己永遠隻是在這條路上前行著。這是我通嚮知識、思想、學問之路,無論一路有多少崎嶇,黑夜如何籠罩,潺潺清澈的溪水都在伴我行走,遠方微弱的燈火,在我前方閃爍,驅策我前奔。

隻有真正行走在中國的大地上,纔會真的體會到真正的中國的樣子。所有的理論都來自於實踐。不論是傅衣淩的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還是費孝通的社會人類學調查,都是要走下去,走到中國的基層社會中,那裏纔能看到中國社會的脈絡、機理和生發的理論。中國何以為“中國”?中國是富於層次、富有多樣性的,我們希望多一點點理解和瞭解。

本書是作者在讀書時所思所想的話題,集中在社會經濟史研究、地方文獻的價值、區域的實踐、“齊民社會”與傳統鄉村,迴顧瞭四十年的社會經濟史研究的傳統、路徑及轉嚮,社會經濟史研究與區域研究的結閤。

著者簡介

劉誌偉,中山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明清社會經濟史、曆史人類學。主要著作有《在國傢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裏甲賦役製度與鄉村社會》《在曆史中尋找中國》等,主編《梁方仲文集》《葉名琛檔案》等。

圖書目錄

代序 :數字化時代對曆史學的挑戰 1
【經濟史譚】
改革開放四十年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路徑與方嚮 3
《劍橋中國經濟史 :古代到 19 世紀》之我見 13
白銀與明朝國傢的轉型 18
自下而上的製度史研究
以“一條鞭法”和圖甲製為例 27
【行走華南】
“華南研究”三十年 73
傢譜的意義 96
宗族研究的人類學取徑
從弗裏德曼對林耀華先生傢族研究的評說談起 107
珠江口水上人的曆史人類學 130
清水江文書的學術價值 143
【環顧周埏】
超越江南一隅 :“江南核心性”與全球史視野 153
尋找亞洲的廣州視角 170
廣州三重奏 183
【守望園廬】
傳統中國的“齊民社會”
觀察中國國傢與社會關係的曆史視角 211
東莞明倫堂及其檔案小議 218
傳統鄉村應守護什麼“傳統” 234
建築與曆史記憶 241
【信口開河】
從國傢的曆史到人的曆史 251
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轉變 283
民間曆史文獻漫談 30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集中幾天時間精讀本書,之後會有詳細的書評發錶。集子中收錄的諸篇文章,主要是劉誌偉先生近年來在各種會議上發錶的演講、報告,所談的多是作者多年來讀書時的所思所想,但又未能以專論方式寫齣來的話題。這些文章涵蓋的麵很廣,以經濟史、曆史人類學為主綫,兼顧大數據、地方檔案、文化遺産保護等諸多方麵,很有啓發性。對自己啓發比較大的是以下幾篇《代序:數字化時代對曆史學的挑戰》、《自下而上的製度史研究:以“一條鞭法”和圖甲製為例》、《“華南研究”三十年》、《珠江口水上的曆史人類學》、《廣州三重奏》、《傳統中國的“齊民社會”:觀察中國國傢與社會關係的曆史視角》、《東莞明倫堂及其檔案小議》以及兩篇訪談《從國傢的曆史到人的曆史》、《民間曆史文獻漫談》。

评分

值得一讀再讀。 印象深刻的一點。以人為齣發研究曆史,並不是說就是研究人的活動曆史。製度史研究中,以人的活動、欲求作為齣發,思考製度的演變、運行,亦是人的曆史研究。

评分

一本雜錄,思想卻是很全麵的。值得再讀。

评分

一口氣讀完瞭這本小冊子,特彆是“行走華南”這一部分收的幾篇小文章,讀起來啓發甚多。

评分

不同於其他學者大談玄理妙法,以灌水式的講稿訪談集結成書,劉誌偉老師在每一篇或長或短的文章裏都給予讀者以莫大的享受,文字不在多,唯精煉慎思而已。但正因如此,讀其文字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如果對明代賦役製度、華南研究缺乏必要的瞭解,可能閱讀起來存在難度。 縱觀全書,一種對人本身的關懷遊蕩在篇目之間,所有人文社科,歸根結底都是關於“人”的學問,如果忽略瞭這一點,不能從人本身齣發,則無異於歧途。 溪畔燈微,心中長明,謹以此,記於夏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