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之成殤

疾之成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陳昊
出品人:
頁數:447
译者:
出版時間:2020-3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952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醫療史
  • 中古史
  • 秦漢史
  • 古代史
  • 曆史
  • 方術史
  • 齣土文獻
  • MedicalHistory
  • 疾病
  • 殤亡
  • 人性
  • 孤獨
  • 命運
  • 掙紮
  • 暗黑
  • 絕望
  • 救贖
  • 心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唐鹹通十一年(870),瀋子柔,一位“青樓之美麗”在疾疫流行的洛陽離世,她的生平所留下的文字記載,隻有源匡秀為她撰寫的墓誌。現代的曆史學可以如何講述她的故事?我們需要“診斷”鹹通年間流行的疾疫在現代醫學中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曾提醒我們,認為拉美西斯二世死於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1882年纔發現的結核杆菌導緻的疾病,與斷言他死於機關槍一樣,是一種時代錯置的謬誤。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被瀋子柔和源匡秀認知和感受的疾病實體。可惜,源匡秀並沒有更多談及疾疫,而側重於激烈的情感錶達:“火燃我愛愛不銷,刀斷我情情不已。”將兩句中的疊字串連起來,“愛情”齣現瞭!若是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活瞭起來,也許會嘲笑那一瞬間的自戀,以為一座城在災難中的傾覆,是為瞭成全那凝固的“愛情”瞬間,卻忘瞭瀋子柔和源匡秀的“愛情”,如同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隻能在曆史流動的場景之中被感受和理解。這不是一本疾疫年代的羅曼史,而是試圖追問一係列相互關聯的問題:中國古代曆史中種種關於疾病和身體的名稱如何成為實體,被人們所認識和感知?而中國古代曆史中罹患疾病(或者遭遇各種身體狀況)的男女老少又如何成瞭可以認識和感知它們的個體?也就是說,我們要理解麵對疾病的個體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如何在構成曆史敘事的網絡中存在。在這裏,被製造齣的個體與作為曆史性的存在的疾病實體通過塑造他們/她們/它們的知識基礎和權力關係相互關聯,追索曆史化的疾病實體與被個體化的“病人”是同一個過程。這是用知識講故事的另一種方式,我們通過勾勒疾病名義的替換、擴展、蔓延、模糊乃至留白的知識基礎和權力運作,探索疾病實體和罹患疾病的個體如何被塑造。即使我們依然無法聽到大多數沉默者的情感和知識錶達,但是也許可以觀察到留白邊緣的筆觸。

著者簡介

陳昊,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他的教學和研究圍繞著中國6-13世紀的知識史和文化史展開,關心的主要議題包括身分敘事與曆史知識論、知識的物質載體(寫本和印本文化)與文本意義的生成、曆史中的身體感官與情感錶達、社會沉默、創傷與曆史敘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導論:疾病如何成為曆史?
“帝國”的凝視?
第二章 癃的歧義——秦漢時代國傢與醫學視野中身體的歧路
第三章 製造三疾——從走馬樓吳簡中的身體記載到唐代《三疾令》
安靜的“恐慌年代”?
第四章 模糊的“注”——漢唐之間的墓葬文書與注連齣現的儀式語境
第五章 儀式、身體、罪謫——漢唐間道教的上章儀式與注連
第六章 若隱若現的城市中被遺忘的屍體?——隋代中期至唐代初期的疾疫、疾病理論的轉化與長安城
第七章 意義的破碎和重構——禁咒術、發病書和注連的轉化
“沉默”的創傷?
第八章 石之低語——墓誌所見晚唐洛陽豫西的飢饉、疾疫與創傷敘述
第九章 尾聲:“誰”的留白——創傷、自我與曆史敘事中的個體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