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革命

文本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徐建委
出品人:
頁數:359
译者:
出版時間:2017-9-1
價格:CNY 9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305990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文獻學
  • 學術史
  • 目錄學
  • 文本
  • 秦漢史
  • 文學
  • 年譜
  • EarlyImperialChina
  • 文本革命
  • 語言變革
  • 數字時代
  • 人工智能
  • 寫作創新
  • 信息傳播
  • 媒體演變
  • 認知科學
  • 技術驅動
  • 內容創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公元前一世紀晚期,中國上古文獻的文本形式發生瞭一次革命性的巨變,其劇烈程度甚至超過瞭孔子時代。同一部書,在此界限前後,我們需區彆對待,而非等而視之。這不僅關乎我們對傳世文獻的認知,也會左右我們對齣土文獻價值的評判。若混同這種前後的變化,以東漢以來的傳世文本為基礎,以《漢書·藝文誌》為想象模型,來描述先秦學術或文學,我們勾勒齣的隻是先秦的鏡像,而非早期知識世界的真實圖景。

觀察西漢以前的知識世界,劉嚮和《漢書·藝文誌》是必要的起點,但也是特彆需要超 越的視點。劉嚮、劉歆父子所描繪的早期知識世界,被班固簡化為《漢書·藝文誌》中的六藝、諸子等清晰的綫描圖譜。但是,這個圖譜隻是一種敘事的結構,我們後來的人被這個敘事結構給“規範”瞭。如何站在學術傳統之外觀察這個結構,以及如何超 越它對我們的“規範”,乃是此書研究的中心問題和元方法。

著者簡介

徐建委

1976年生,山東東營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200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院,同年就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係。2004年考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2008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入職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2017年4月與普林斯頓大學柯馬丁教授聯閤創建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研究領域大體在戰國秦漢之間,主要關注早期文本與學術、思想的相關問題。同時,也對漢唐之間、唐宋之間的文獻變遷、文本生産有興趣。

圖書目錄

前言(1)
上編 綜論
周秦漢學術研究中的《漢誌》主義及其超越(3)
引言 簡本《論語》與馬王堆帛書《黃帝書》之疑問(3)
一 劉嚮校書與《漢誌》新目(6)
二 文本革命:從開放性到閉閤性(10)
三 諸子傳記文獻中章的獨立性(17)
四 公共素材(25)
五 “公共素材”流傳樣態的改變及其意義(29)
六 新定本文獻的互攝與“書亡而文未亡”(32)
七 戰國秦漢文本的綜閤性(41)
八 古老文獻的早期分立(48)
九 文本中的學術史:戰國秦漢間《春鞦傳》問題(一)(52)
十 文本中的學術史:戰國秦漢間《春鞦傳》問題(二)(63)
十一 圖像化與封閉性:《漢誌》先天結構的形成(71)
十二 碎片重組:《漢誌》的先天結構與學術幻景(73)
十三 學術史研究中的《漢誌》主義及其超越(一)(76)
十四 學術史研究中的《漢誌》主義及其超越(二)(81)
十五 學術史研究中的《漢誌》主義及其超越(三)(83)
下編 考辨
第一章 石渠議經與《漢書·藝文誌》五經文本入藏中秘考
——兼及《漢誌》“六藝略”之特點(91)
一 《漢誌》五經今文本與宣帝時期的學官本(92)
二 由劉嚮校書推及石渠諸經的入藏(96)
三 劉嚮校書之原委(100)
四 中秘書來源蠡測(102)
五 劉嚮校書與復核石渠之議(105)
六 《漢誌·六藝略》文獻入藏時間擬測(108)

第二章 《詩》的編次與《毛詩》的形成(115)
一 引言:問題的提齣(116)
二 《毛傳》與《爾雅·釋訓》之關係(117)
三 三傢、《毛詩序》中的《小雅》詩次問題(124)
四 《春鞦》學的自我建構:《詩》與《春鞦》意義關聯的形成(129)
五 《春鞦》視域:季劄論《詩》與大、小《雅》的對調(133)
六 《雅》在《風》前:《毛傳》埋藏之《詩》古本編次(138)
七 從禮樂編次到《春鞦》編次(142)
八 結論(145)

第三章 《風詩序》與《左傳》早期史料來源關係考(146)
一 引論(147)
二 《風詩序》與《左傳》史事的相關或聯係(153)
三 《左傳》人物引《詩》賦《詩》與《詩序》的關聯(166)
四 《國語》的旁證(174)
五 結論(179)

第四章 《史記·十二諸侯年錶》與古本《左傳》考論(181)
一 小引(183)
二 《十二諸侯年錶》據《左氏春鞦》所製辯(187)
三 《十二諸侯年錶》所見古本《左傳》之異文(197)
四 《史記·十二諸侯年錶》史源略議(202)
五 張、賈本《左氏春鞦》之史料特點之一:史料編年與曆法(205)
六 張、賈本《左氏春鞦》之史料特點之二:材料分割(214)
七 張、賈本《左氏春鞦》之史料特點之三:紀年方式(217)
八 張、賈本《左氏春鞦》之史料特點之四:南方諸侯記事優於
今本(222)
九 從《左氏春鞦》到《左傳》(233)
十 《史記·十二諸侯年錶》編纂過程擬測(237)
十一 附論《春鞦》三次日食錯簡與《春鞦》編纂(240)
十二 結論(246)

第五章 戰國秦漢間《論語》的流變與文獻考古問題(247)
一 引子:定州本《論語》引齣的問題(247)
二 《史記·孔子世傢》與今本《論語》的異同(249)
三 《論語》古本的源流(253)
四 從類型文獻到單種古書——劉嚮校書與古文獻的流變(260)
五 《論語》古本問題的解決與文獻考古問題(267)
六 古文獻關係網絡中的《論語》及其成書的年代(270)
七 附錄:《說苑·修文》篇《齊論語》佚文蠡測(273)

第六章 孟子的聖人係譜及其知識背景
——兼窺戰國秦漢間儒傢知識係統的流變(283)
一 堯、舜故事與《堯典》的流變(285)
二 文王故事與文王《尚書》(300)
三 《孟子》與戰國儒傢《詩》學傳統(311)

第七章 劉歆援數術入六藝與其新天人關係的創建
——以《漢書·五行誌》所載漢儒災異說為中心(321)
一 《漢書·五行誌》所錄《洪範五行傳》文本結構的調整(322)
二 劉歆引數術入六藝及其學術淵源(329)
三 《洪範五行傳》與讖緯的興起與流行(335)
四 從重人事到重天道——劉歆新天人關係的創建(340)
五 結論(344)

參考文獻(346)
後記(35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腦洞書

评分

行文不夠流暢,不能刪繁就簡。讀起來,更像是硬著頭皮找啓發點,雖然文中確有不錯的啓發點,如《漢誌》乃劉嚮、劉歆父子所校“新書”目錄,超越《漢誌》主義,《漢誌》目錄與劉嚮校書與石渠閣會議的關係,最小單元章等,都具有一定的啓發性。但還是寫作能力的問題,不能大而化之。

评分

研究藝文誌 史記等可藉鑒,力薦

评分

上編閱訖,下編批覽,待細讀。

评分

LS說,瞎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