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12:建筑师在乡村

碧山12:建筑师在乡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左靖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4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13817
丛书系列:“碧山”系列MOOK书: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
图书标签:
  • 碧山杂志书
  • 乡村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杂志
  • 建筑
  • 乡村建筑
  • 建筑设计
  • 建筑师
  • 中国乡村
  • 可持续建筑
  • 传统建筑
  • 碧山计划
  • 人文景观
  • 地域性
  • 生态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卷首语
建筑作为一种社会设计 左靖
卷一·专题
裁缝、工匠、秀才、农民,乡村永续再生的另一种建筑(师)可能 任翔
乡村建造中的“轻”骑兵 程力真
松阳双村叙事 冯立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土聚落渐进复兴中的莪山实践 王铠 张雷
乡村的远去与归来 王惠民
喜岳·云庐——非常之常,非凡之凡 刘昭吟
原本应当是一种精神对话——谈五龙庙环境整治的思考 齐晓瑾
乡村里的博物馆——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及其引发的思考 刘衎衎
卷二·传承与表现
木构之思——前童木构营造侧记 叶曼
卷三·艺术介入乡村
艺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能——从艺术家的角度 王美钦
行动中的石节子美术馆 靳勒
卷四·品书
中村好文教你如何造房子 任知
卷五·读影
是枝裕和的“家族”映画(上) 任知
“民间记忆计划”影像笔记(一) 吴文光
卷六·观展
远离城市高楼的“宏大叙事”——竹建筑里寻乡愁 徐佳和
坂茂和他的低姿态建筑 伍忱
卷七·樟树下
祭祖——精神上的源与流 许天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20年4月新近出版的一期“碧山杂志书”,以建筑师在中国乡村的新近实践作为封面专题,详细探讨乡村建筑艺术的最新发展可能性,以及乡村建筑革新的背后,城乡互助与新乡村建设的种种方案、愿景与蓝图。无论是作者阵容,还是文章质量,都一如既往地值得信赖,且保持风格气质与精神理念上的一致性。本期其他常设栏目里,影像部分分析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实践的长文,以及吴文光老师畅谈独立纪录片创作实践的回忆性随笔,都是上佳之作,值得细读。

评分

有几篇文比较有启发。①朱竞翔老师采用预制轻型建筑系统的原因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既然乡村建造技术水平低,那就尽量提高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程度,把现场施工简化为组装,这个策略看起来是很有效的。②王惠民老师介绍的台湾宜兰的经验也比较扎实。本人去过宜兰,那里生态环境优美,也有不少好建筑,在台湾算是偏僻乡下,放在大陆的尺度上,则算不上偏僻闭塞。王老师在上海张江设计了一幅墙绘,用于重现一处庙宇的入口,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小动作,城市文化就更加丰富了吧,台湾在这方面还是走在更前面。③齐晓瑾关于五龙庙环境整治的文章很好。 总的来说,乡建还在一个初期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杂糅在一起,书的内容也是。将来发展成熟了,或许可以分别并更深入地探讨:乡间独立住宅,民宿,旅游景区规划,遗产保护再生,乡村社区营造等话题

评分

2020年4月新近出版的一期“碧山杂志书”,以建筑师在中国乡村的新近实践作为封面专题,详细探讨乡村建筑艺术的最新发展可能性,以及乡村建筑革新的背后,城乡互助与新乡村建设的种种方案、愿景与蓝图。无论是作者阵容,还是文章质量,都一如既往地值得信赖,且保持风格气质与精神理念上的一致性。本期其他常设栏目里,影像部分分析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实践的长文,以及吴文光老师畅谈独立纪录片创作实践的回忆性随笔,都是上佳之作,值得细读。

评分

实在是有点失望,虽然在意料之中。通篇在谈面上的“器”,隔靴搔痒地提两句“道”。提供的案例基本就是给城里人审美的乡野图景主题乐园。还好有后一本兜底。

评分

不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