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
俄国作家,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
他洞悉人类灵魂的奥秘,对人类心理活动有深刻的描绘
作品翻译超过170 种语言
其文学风格对 20 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发了卡夫卡、加缪、福克纳等作家
代表作有《穷人》《白夜》《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曾思艺
1962年生于湖南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翻译家,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译作有《俄罗斯抒情诗选》《尼基塔的童年》
《自然·爱情·人生·艺术--费特抒情诗选》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位致力于不断探究、挖掘人性的作家,其才华让后来者往往只能“绝望地羡慕”,除开闻名遐迩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更是以未成品身份高居文学之峰。相比之下,《地下室手记》则因体量较小,不那么引人注目,而有被人遗忘之虞。——对于陀氏爱好者来...
评分搁在当下的环境里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极其准确的描述了抑郁者或者有抑郁倾向的一类人的心理,他们思维高度发达,擅于思辨,擅于推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但与外界的关系很紧张,一点刺激皆会引起其心理上的连锁反应,进而精神紧张,行动迟缓,词不达意。换句话说,他们太...
评分同谋者和审判家,是读书时自己心中要去充当的两种角色。这是伍尔夫教给我的。我们要学会和作者并肩走着,通过他的眼睛和心去看问题,假设自己一无所知,不要处处发扬所谓的批判精神。同时,常常是掩卷之后,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视所有的大山小山,去审判那些真诚的和...
评分 评分你自命不凡,但其实一直默默无闻。 你长相平庸,你的两眼总是毫无神采,你被丢在人群里没人会注意到你。 你很努力的想要改变自己,你想在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于是你总是做出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但你自己知道其实你读的书大部分都是囫囵吞枣完全不加思索。 你总认为自...
要知道,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活生生的生活现在究竟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如果让我们单独留下,远离书本,我们就会立即陷入歧途、惊慌失措——我们将无法搞清,我们追随什么,我们依靠什么,爱什么和恨什么,尊重什么和蔑视什么。我们甚至连做人——做一个真正的、有着自己血肉的人——都会感到有一种不堪承受之重;我们将对此深感羞愧,视为奇耻大辱,并且竭力成为某种主观臆造的一般性的人。
评分满屏的我我我我我,也是他他他他他。
评分陀是创作一种典型人物,放在别人那里就是自剖了,他写“地下室人”的心理状态真是绝了。
评分到底是廉价的幸福,还是崇高的苦难?哪一个更好些? 一个孤独怪物丰沛的内心世界。
评分当工业化的文字和影像将人扁平化,当我们越来越失去想象力,也越来越善于善于用某个抽象的概念去界定一个人。陀氏用他的笔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他还原了一个拥有无限丰富细节的人的内心丛林。在那里,不存在恶棍也不存在圣人,人无法被单一的形容词束缚,以此真正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