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是第一吗

日本还是第一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傅高义
出品人:
页数:170
译者:沙青青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83106
丛书系列:傅高义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傅高义
  • 日本研究
  • 日本
  • 东亚研究
  • 译文纪实
  • 社会学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JP
  • 日本文化
  • 历史发展
  • 社会现状
  • 经济实力
  • 科技水平
  • 教育体系
  • 国民素质
  • 国际地位
  • 创新力
  • 文化影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日本通”+“中国通”,哈佛教授傅高义,

二十年磨一剑,对极具争议的畅销代表作《日本第一》的精彩回应之作。

-

哈佛大学著名日本和东亚研究领域权威傅高义教授,继社会学研究代表作《日本第一》1979年风靡日本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引起关注后,用了近二十年的 持续观察、研究及更广范围的交流,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回应日本经济和社会“哪里出了问题”,并结合美日中关系提出解决的思路。

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第一》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尤其着力早期到日本学习并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各阶层交往的观察和收获,一个是回应《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成名后,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在日本经历从经济腾飞到“失去的二十年”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再度审视他的研究结果,重申他提出“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结合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及美日中三国必须学会共事的重要性。可以说,经由此书,作者比二十年前著述时,更精准地概括出日本模式的优长与有待更新之处,他个人从青年学子到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的学术经历及经验教训,也在行将退休之际,传递给学界的同行。这些构成了本书的必读价值。

此书另一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傅高义对其学术生涯做了回顾和经验总结,在社会学者的学术经验之外,平添了不少生动性,文风亲切可读。

作者简介

傅高义(Ezra F.Vogel)

美国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曾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东亚研究专家,在哈佛享有“中国先生”的称号,并被认为是美国少有的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

傅高义教授有多部关于日本、中国和亚洲研究的社会学著作,1963年发表《日本新中产阶级》,奠定了此后日本研究的基石。1979年发表《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在西方和日本畅销多年,对学界和政商界产生重要影响。2000年出版《日本还是第一吗》,回应《日本第一》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此后陆续出版《中日美关系的黄金时代》(2002)、《邓小平时代》(2011)、《朴正熙时代》(2011)和《中国与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2019)。

2013年,傅高义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4年,傅高义获福冈亚洲文化奖。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缘起 1
第二章 构想 24
第三章 正确的时机和策略 38
第四章 经验教训 56
第五章 问题出在哪里 70
第六章 自上而下的改革 89
第七章 美日同盟 110
第八章 积极应对世界形势 118
第九章 三角关系 126
第十章 政府服务 140
尾声 15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1958年,身为哈佛博士生的傅高义(Ezra F. Vogel)在导师弗洛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建议下携妻子和幼子来到日本,在那里展开关于正常儿童家庭和失常儿童家庭比较的田野调查。在日本的调查结果被他尽数记录在《日本新中产阶级》(1963)中...

评分

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1958年,身为哈佛博士生的傅高义(Ezra F. Vogel)在导师弗洛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建议下携妻子和幼子来到日本,在那里展开关于正常儿童家庭和失常儿童家庭比较的田野调查。在日本的调查结果被他尽数记录在《日本新中产阶级》(1963)中...

评分

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1958年,身为哈佛博士生的傅高义(Ezra F. Vogel)在导师弗洛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建议下携妻子和幼子来到日本,在那里展开关于正常儿童家庭和失常儿童家庭比较的田野调查。在日本的调查结果被他尽数记录在《日本新中产阶级》(1963)中...

评分

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1958年,身为哈佛博士生的傅高义(Ezra F. Vogel)在导师弗洛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建议下携妻子和幼子来到日本,在那里展开关于正常儿童家庭和失常儿童家庭比较的田野调查。在日本的调查结果被他尽数记录在《日本新中产阶级》(1963)中...

评分

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1958年,身为哈佛博士生的傅高义(Ezra F. Vogel)在导师弗洛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建议下携妻子和幼子来到日本,在那里展开关于正常儿童家庭和失常儿童家庭比较的田野调查。在日本的调查结果被他尽数记录在《日本新中产阶级》(1963)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书名就是骗钱的,出版社真是太垃圾了。

评分

根据作者对日本的思考 可以想想 我们应该如何做 对国际关系多了份理解

评分

类似于学术历程回顾。意外地为下周的课找到一条素材。

评分

这本书属于《日本第一》的延续,也是对当前日本困境和自己看法不符情况的一种解释。作者和日本有缘,亲眼目睹了日本从50年代的凋敝发展到了70年代的辉煌。日本通过学习和对学习内容的改进,使得自己成为“摆脱资本主义发展困境的第一”。但是物极必反,快速发展虽然使日本的信心增加,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对世界情况适应不足和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日本在“泡沫经济”后发展近乎停滞。不过,日本在高速发展中的大量物质积累给日本提供了雄厚的基础,这些基础为日本日后的翻盘提供可能。作为东亚的一部分,日本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中国因素。而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因此美国对于东亚的影响也很重要。保持好“中日美”三角关系的稳定,是东亚发展的重要因素。

评分

多了一些个性化的内容,但关于日本似乎还是浅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