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西方現代文學的鼻祖。
卡夫卡生前在德語文壇鮮為人知,死後卻引起瞭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代錶作《變形記》發錶於1915年,是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說。“卡夫卡式”小說沉重、陰鬱,錶達著一種無法解脫的痛苦,在非理性的外殼下講述著現實世界的睏惑。
1883年,卡夫卡齣生在一個猶太商人傢庭,父親的強勢是卡夫卡一生痛苦和壓力的主要來源。一方麵,卡夫卡希望獲得父親的認可,不停壓抑自己,學習法律,並成為保險業職員。另一方麵,父親對文學所錶現齣來的鄙夷,使卡夫卡既痛苦又憤怒。1919年,卡夫卡寫瞭一封近一百頁的長信控訴父親,而這封始終沒有寄齣的信,便是《變形記》的精神內核。
◆早上醒來,格裏高爾發現自己變成瞭一隻甲蟲。震驚、痛苦、無助統統襲來……
《變形記》是一則荒誕的寓言,用誇張的情節錶現殘酷的現實。卡夫卡所創造的那隻甲蟲,象徵著一種還未實現的極端可能,預兆著我們的未來。
◆看完《變形記》,從生活的壓抑中解脫齣來,長長長長地長舒一口氣。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精神自傳!
◆卡夫卡的全部藝術在於使讀者不得不一讀再讀。——加繆
◆在人類文學史上,《變形記》是一麵鏡子,觀照著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異化,那隻被認為是卡夫卡化身的甲蟲,成為無數被壓抑靈魂的避風港。
◆讀客經典文庫《變形記》4大必入理由!
1.收錄卡夫卡《給父親的一封信》,《變形記》的精神內核!
2.10副原創漫畫,《變形記》生動故事梗概!
3.全新譯本!
4.精裝雙封麵珍藏版!
卡尔维诺在1982年讲稿里说,博尔赫斯的每个小说,多少都在映射宇宙的无限性;镜子、死亡、黑暗、永恒;然而,博尔赫斯自己说道,无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性。他漫无边际的黑暗,他叙述的故事中那些深不可测的权威。如此说来,按照“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概念,那么他未完的《城堡...
評分对于变形记,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萨姆沙变成了甲虫,最后死了,一切都莫名其妙地发生,莫名奇妙地结束。正是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的最好写照。卡夫卡把世界的荒谬显现在我们面前。想解释这种荒谬:不可能!可是在读他的作品时,竟然可以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美:灰色的。他的...
評分如果我们对卡夫卡的生话处境有所了解对此书会得到一种与他的生活更有联系的认识。 卡夫卡对文学孜孜以求,文学是他生活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他并不能做一个职业的作家而生活(他的朋友布洛德却可以)。他一直想要放弃保险公司的工作以文学为生。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能力独...
評分《变形记》(德语Die Verwandlung,英语The Metamorphosis)。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变形记》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卡夫卡也被公认为现代派的鼻祖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令人窒息
评分變形記在青少年時期雖然就曾拜讀過,但當時對它的印象更多在於這是一篇有著奇怪幻想的獵奇小說而已,重讀一遍後並看完卡夫卡給父親的那封信後纔更深地理解瞭其實質的精神內核,完蛋,愛上卡夫卡瞭。這或許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親近感使然。
评分卡夫卡筆下的世界是殘酷的。
评分人變蟲的荒誕,充分展現瞭世態炎涼。其實要我說,人變蟲不是荒誕之事,如今也有許多人成為瞭工作的機器,處於“非人”的狀態。卡夫卡的這個故事的重點還是在反映這樣一個問題:當作為一傢的頂梁柱的那個人有一天突然不再是頂梁柱瞭,傢人對他態度的轉變。當你不再被需要時,當你成為“傢醜”時,真正變形的不是你,而是與你相關的社會關係。卡夫卡筆調雖然荒誕,卻也悲傷。
评分卡夫卡筆下的世界是殘酷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