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思想家,提出了“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和“自我”“本我”“超我”等重要概念,对西方现当代的心理学、哲学、文学和流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不满》
译者
严志军,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张沫,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二十世纪初,在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文明人借助工业化成果,展开了极为原始的杀戮。目睹人间惨剧的弗洛伊德不禁反思: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个世界会好吗?
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晚年弗洛伊德写下了《文明及其不满》这部经典作品。在这本书里,弗洛伊德冷峻地指出人类的永恒困境:人无法在文明世界之外生活,但受文明庇护的代价就是压抑自己的欲望。文明越精致,对人性的压抑就越强烈,因而人们对文明秩序的不满,就越深地埋入潜意识中——直到某一天,对文明的不满将完全爆发……
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矛盾性。一方面,文明是对自然的胜利,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文明的发展意味着对于本能的限制。 如何协调文明和本能的关系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实际生活的问题,尤其对于正处于理性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但弗...
评分教材透视骨架后的的缺失和只记结论去刷题的考核方式对学科能力形成的弊端,弗洛伊德老头的原著是文采斐然且论述严谨,最重要的是弗洛伊德原著涉及大量通识素质的东西和背后的文化底蕴,可是在教材中全被忽略了可悲???????????????????????????????????????????? 斯密的观点已被...
评分 评分这本极短极短的书,甚至只能叫一篇长论文,断断续续竟然读了好几个月。1930年左右,已经能开创性地观察到集体人格与个人人格发展形成的相似之处,真的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虽然结论并未得到验证,但我认为它对社会学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不亚于心理学领域的精神分析理论,哪怕仅...
评分个人觉得这本书比 梦的解析 好看,作者提出的许多理论令人信服,从“永恒”这种感觉的起源论直至宗教的形成说,并阐释了文明的本质以及在文明中人的两种本能。 自我似乎都要对外保持清晰而鲜明的分界线。只有在一种状态中——这诚然是一种不寻常的状态,但它不能被贬为病态...
力比多,链接死亡本能与爱欲,文明是抑制与毁灭性的结果
评分人之所以会患上精神病,是因为他无法忍受社会在满足其文化理想时强加给他的大量挫折,他由此推断出,抛弃或减少这些要求将有可能回归幸福。
评分在这个时间点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弗洛伊德对宗教心理根源的解释完美说明了韩国为什么那么多人仍然痴迷邪教……
评分这个行间距读起来太舒服了
评分在这个时间点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弗洛伊德对宗教心理根源的解释完美说明了韩国为什么那么多人仍然痴迷邪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