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本书将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易中天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8卷)。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也就是曹操十一岁那年,有一个外国使团(罗马)来到洛阳。 亚述帝国(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12年)实行了强制性移民的政策。比方说,将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迁到亚述,再把巴比伦、库萨尔、阿瓦、哈马斯和西徐亚的人民迁到撒马利亚。 公元前721年(中国...
评分之前真心想不到写中华史的能写这样的大篇幅来写欧洲罗马史,可细想之下,罗马跟汉朝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了。为什么屋大维能成功,而王莽却失败了呢?罗马跟中华都是因为能共和,各个民族和平共存所以能发展至大创造出伟大的帝国。但是罗马由共和到帝制的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政...
评分大眼一看,中国人人都知道,这罗马和中华史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和中国没多大关系,为什么作者要取个这个标题?难道写错了? 原因很简单,世界上能和中华文明起源比肩的,放眼全世界,也只有罗马文明了。可近现代以来,虽然中华文明没有断绝,可是是逐渐衰弱的。但罗马文明虽然...
评分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从两汉王朝(东汉、西汉)以及罗马的两个制度(共和、君主)进行相应的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制度、政治体系、信仰以及两个王朝的兴衰。本书的篇幅明显偏重于对于罗马的描写,也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相对于罗马的历史来说,读者对于两汉的...
评分把罗马和汉朝(或者中华文明)比较来看还是很有意思的,想到下面几点: 罗马对欧洲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几乎决定了现代欧洲包括宗教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尤其罗马的政体很有意思,人民、元老院、执政官的组合,很有现代感,一点不像几千年前的东西。也许现代欧洲国家只不过是恢复...
高中的历史教材真的像屎一样!
评分信仰和理念这两章讲得很棒。。。
评分这种写法很独特 横向比较分析 更显现出历史的发展规律
评分15书53。游完泳喝瓶可乐,看完两汉两罗马,正好调到CHC黑日危机,那时苏菲玛索30出头。易中天将罗马与汉对比写是有野心的,奈何力有不逮,托大了。礼与法岂可两分?东与西哪有对立?喝可乐读国史,看美国大片赏法国美女,one world one dream,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评分值得注意的史学视角,是以史为鉴,不是说什么经验教训,而是认清自己的面目。 想再看一眼过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