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氏告别“神童”走向成熟之作
风流才子与绝代佳人的浪漫情史
世态炎凉、人生坎坷,尽在其中
《漂亮冤家》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具有自传性色彩,其主题和内容与《人间天堂》颇为相似,描写的是一个出身豪门、相貌英俊的青年的个人成长史和浪漫爱情史。如果说《人间天堂》是以奔放的激情、明快的节奏和充满机智的语言描绘了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的形象的话,那么《漂亮冤家》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则显得较为深沉,笔调也较为凝重稳练,因而悲剧意识更为强烈。小说的题目本身似乎就暗示了故事的主人公们从“美好浮华”的纵情享乐走向“负屈含冤”的悲凉结局的痛苦人生历程。
《漂亮冤家》不仅标志着菲茨杰拉德在艺术上正在走向成熟,也表明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日渐成熟。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但中途辍学。1920年出版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之后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他代表作还有《夜色温柔》《末代大亨》《漂亮冤家》《爵士乐时代的故事》等。
我当然理解标题难搞,可以灵活处理 但这译法把Damned直接从分词的被动意义变成了主动式,意思正好反了不是吗? The beautiful and damned,自然是说他老婆Zelda这只小妖精,Fitzgerald搞不定、放不下,恨得要命又不得不爱,因出此怨语,译成这样,是谁咒谁呢?
评分婚姻是难以接受的,平庸的婚姻生活更是让阿拉巴马的最高法院法官的女儿不能接受,然而理想的幻灭就在虚度光阴中慢慢出现。优越感慢慢被失败和恐慌所代替。无所事事让人崩溃。看透生活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聊。 菲茨杰拉德最让人喜欢的,就是他的人生如戏,他生活就是为了写...
评分婚姻是难以接受的,平庸的婚姻生活更是让阿拉巴马的最高法院法官的女儿不能接受,然而理想的幻灭就在虚度光阴中慢慢出现。优越感慢慢被失败和恐慌所代替。无所事事让人崩溃。看透生活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聊。 菲茨杰拉德最让人喜欢的,就是他的人生如戏,他生活就是为了写...
评分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都是睡着的,尽管肉体在运动着,但灵魂是睡眠的,我们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世界,舒适满足地或者惊慌却无措地生活在自己的梦中;有时候,我们会突然醒来,或者是被外界巨大的喧嚣吵醒,或者是被自己的梦靥压迫地无法喘息,又或者是无意之中却又漫无目的地睁开眼睛...
评分相比于菲茨杰拉德的另一个长篇《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想这本书更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像一面镜子,兀自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端详自己。 人究竟要怎样活着才算不失败? 安东尼在小说里像个可怜虫。在祖父眼里他是一个无所事事、只知道喝酒享...
虽然以爱情为主线,但将上世纪10-2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搁到现在也不过时,另外描写爱情的部分真的比当今国内的一批作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评分26岁的作家,却对爱情到婚姻的破灭流程如此精到,令人叹服。不能不说作者的早熟,看透的感情的真谛,可以说本说是一本“婚姻必败教科书”。
评分后记里也写明了,有评论认为《漂亮冤家》就是一篇劣作,我觉得这么讲并不冤。单调的小说结构和冗赘的笔法,大概就是一个短篇小说的容量罢了。翻译很妥帖,加了一星。
评分也是只会出现在书里的人生了 爵士乐之后的时代 再没有这样的纵情芳华
评分菲茨的比喻是最吸引我的 跟人间天堂很像,交叉着戏剧剧本的文体,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控却比处女作成熟许多 结尾非常精彩,非常精彩,第三章展现出了菲茨对故事绝佳的控制力,他知道怎么去讲一个好故事和讲好一个故事,原来之前的抑都是为了最后一下出乎意料的扬做铺垫,他表现出的那种冷酷近乎残忍,比他写过的任何一段情节都令我印象深刻,天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