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民國 知識分子 文化 大師 隨筆 文學 天喜文化
发表于2025-02-22
西遷東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編輯推薦】
1. 一部全新視角下的抗戰後方人物流寓史。本書共十五篇,勾連到數十位近現代人物,集碎片為鏡麵,照齣的是一時之俊彥,餘音繞梁,精彩紛呈;
2. 書中記錄的人物包括馬一浮、熊十力、南懷瑾、葉聖陶、範旭東等,涉及學術界、文藝界、政商界等,領域之廣,職業之多,堪稱 中國抗戰時期南遷西南之地的人物命運的縮影,再現瞭抗戰年代的波雲詭譎和一代大師的錚錚風骨;
3. 本書為一本曆史人物隨筆集,兼具文學的豐富性與曆史的真實性。在技巧和風格上有比較文學化的一麵,同時本書搜羅宏富,資料詳實、有理有據,還原瞭豐富的曆史細節且意旨宏遠;
4. 曆史就是世道人心,曆史就是一個個人生,眾人之人,眾生之生。作者的曆史寫作,情感上是悲憫的,文字上是謙卑的。在寫作態度上,長懷“小人物之心”,將厚重的曆史與個人的命運融為一體,體現真實的人世和復雜的人性。
5.作者所著《昨日的邊城:1589-1950的馬邊》曾入選中國好書2017年7月榜單,本書延續瞭其非虛構寫作的敘事風格和寫作態度。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瞭抗戰時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西遷至四川大後方的故事,其中包括馬一浮、熊十力、葉聖陶、硃東潤、南懷瑾、淩叔華、賀昌群、範旭東等,他們或創辦教育,或著書立說,或重興實業等,在川蜀之地留下瞭重要的曆史印記。
作者通過查詢檔案、實地走訪等途徑對這些曆史人物的命運作瞭細緻入微的探查與研究,對埋藏於曆史深處的人事糾葛進行瞭有理有據的梳理,再現瞭他們在戰亂時局下跌宕起伏的命運。當個人的命運與國傢民族的興亡相遇,當厚重的曆史與個人的榮辱融為一體,作者詩意的文字仿佛時代的迴音,召喚我們重返曆史現場,感受大時代下的因緣際會和復雜的人生況味。
【作者簡介】
龔靜染,作傢。現居成都。主要作品有《橋灘記》《浮華如鹽》《河山有靈——岷峨記》《我們的小城》《整個世界慢慢灰暗下來》《昨日的邊城》。
……
【作者自述】
我在川南的一個小城裏長大,喝的是岷江水,抬頭就可以望到峨眉山,那一帶正是書中曆史發生的地方。後來當過記者,編過雜誌,發錶過上百萬的文字,但人到中年後纔明白與書中的人物相遇的意義。
本書中有些文章的寫作跨越瞭十多年,涉獵的人和事難免滄桑,有的已經去世瞭,有的則逐漸喪失瞭記憶,但新的綫索也在不斷地齣現,猶如一股新泉涓涓而來。
消失與浮現,是我在寫作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所以這是一本好像完成瞭但又在不斷完善的書。我想,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些事,絕不僅僅是為瞭去體味消失的遺憾和浮現的驚喜,人生百態未必一書能盡,我僅僅是想寫齣一些可信的曆史。
【2019106】
評分社科類的書我很少看,所以看這本書中段瞭好幾次。大抵是抗戰後方的十五個人物的故事,人物之間相互勾連。看這本書前我隻認識南懷謹、葉聖陶、淩叔華、竺可楨,其他人一概沒聽說過,因此還算漲瞭知識。隻是這本書和毛姆的《閱讀是隨身避難的場所》(我可討厭這個名字瞭)一起看,彰顯得這本書更無聊瞭。毛姆也是也好幾個人物,不乏各種曆史事件的描寫,但也絕沒有堆砌,寫得非常生動有趣,而這本書雖也是以傳記的形式寫小人物,卻有些乏味。不過作者算是考究瞭很多史料,認真可嘉。這本書有很多讓我震驚的地方,如武漢大學教授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如淩叔華的齣軌及和伍爾夫之間的往來等等,嗯,文人不可小覷。
評分西遷那段曆史是我一直很感興趣的,趁這次中奬補補課。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置身名利場,到此思無窮。” 看瞭之後覺得現在的記者真的文字少有美感。
評分這是一本關於抗戰後方人物的書,共十五篇,勾連到數十位近現代人物,主要講的是抗戰時期從武漢大學遷至樂山的那群人,集碎片為鏡麵照齣的當時發生的小故事。與我們想象中的曆史故事有很大不同。
評分建設在超多史料考證功夫之上的民國人物白描。學者大儒,梨園紅伶,推動地方建設的政界軍閥,推進科技化工發展的實業傢,最末講故宮文物入川。作為抗戰後方的川蜀之地,好似亂世可以暫避的山腳,得以緩頓喘息處的曆史碎片拾遺。群像還是遺事,都有著與史料匹配的端肅沉鬱,並未因文學需求,製造煽情浮泛。四星以上。
获得赠书一本,谈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在大后方的生活的,由于我对这个专题不甚熟悉,那还是来谈谈抗战时期后方教员的薪资演变比较好。 全面抗战前,大学教授月薪可达到300至500元,生活优越。低级教员的月薪仅在40至160元之间,不同教员群体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战争的爆发导...
評分这是一本不愿与太多人分享的书,因为材料丰富,每一部分又各具天然的巧构,足可以做戏剧的材料。 书中夹带了一张当地档案馆所集的古旧地图,非常耐玩。本书亦在这张图上,伸展线索,围绕乐山一座小小五通桥,组织起十五本古旧动人的小册子(十五个小章节),如此草蛇灰线,有如...
評分感谢豆瓣。 十五篇关于抗战后方的人物故事,分四章徐徐书写,乱世问学、西迁往事、流寓生涯、西迁往事。其中有些人物是我所熟悉的,有些则不,但读完之后,却无一不引起我的好奇,以及进一步探寻了解的愿望。西迁东还,西迁是暂时的,东还却是最终的必然。因而西迁的基调在本书...
評分 評分《西迁东还》的作者龚静染说自己在川南小城长大,喝的是岷江水,抬望眼便是峨眉山。话音自此,我便不禁诵读起太白的那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化记忆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总是那么亲切,我想这不是阻碍一...
西遷東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