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寫名勝

題寫名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商偉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20-1
價格:4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67012
叢書系列:重讀唐詩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唐詩
  • 文學理論
  • 中國文學
  • 詩歌
  • 城市|曆史地理|人文地理
  • 學術
  • 曆史
  • 名勝古跡
  • 書法藝術
  • 旅遊文化
  • 曆史地理
  • 文化傳承
  • 題字作品
  • 風景名勝
  • 中華文脈
  • 地方誌
  • 人文景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題寫名勝》是商偉“重讀唐詩”三部麯的第一部,在學術講座的基礎上整理寫作而成,從詩歌內部進入批評分析,注重文本細讀,不落古典文學研究的窠臼,集中體現瞭作者融通中西、多年沉澱的見解和學識,既能著眼於具體個案,探索重建中國古典詩學的可能,也能從耳熟能詳的唐詩作品入手,闡發新意,給廣大喜愛唐詩的普通讀者帶來啓發。

著者簡介

商 偉 北京大學中文係本科、碩士,專修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哈佛大學博士,研究領域轉嚮元明清小說戲麯。1997年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2003年獲終身教職。後任狄百瑞東亞人文講座教授。自2011年起,執杜氏中國文化講座教席。

中文著作和論文以明清小說戲麯為主,涉及思想史、文化史、文學批評和視覺藝術等領域,包括《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摺:〈儒林外史〉研究》,以及為初中以上的年輕讀者編選、撰注的《給孩子的古文》等。此外,“重讀唐詩”三部麯(《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颱》《詩囚與造物:中唐的詩歌觀和詩人的自我想象》《長詩的時代:韓愈與中唐的詩歌轉型》),以及《假作真時真亦假:〈紅樓夢〉與清代的視覺文化》一書即將由三聯書店齣版。

圖書目錄

引 子
一 《登金陵鳳凰颱》:李白與崔顥的競技
二  從《登金陵鳳凰颱》到《黃鶴樓》:“白雲”與“黃鶴”之辨
三 李白的黃鶴樓“情結”:文字與視域的吊詭
四 競爭、占有與名勝題寫的互文風景
五 重返黃鶴樓:從毀滅到重建
六 粉壁與題詩:詩歌寫作的物質媒介及其語言密碼
七 “物色分留待老夫”:杜甫對先行者的迴應
八 名勝被占領之後:即景詩與缺席寫作
九 名勝的文本化與文本化的名勝
尾 聲 從擱筆到題詩
講座記錄 開場白和問答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本研究相关,有些跟宇文所安相通的地方。”许多重要的观念和命题都来自诗歌自身,或蕴含在诗歌的形象化的表述中“,深以为然。论证层层推进,前后勾连,读起来也引人入胜,很受启发。然而如果想模仿、想推进的话,如果对文本没有独到见解和大量阅读,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評分

商伟老师这本新著是一本非常灵动有趣的研究性著作,从李白的“黄鹤楼情结”展开,生发了一系列关于古人“题写名胜”的思考,包括题名方式、书写内容、物质媒介,建筑空间和历史记忆、历史想象的关系,研究超出了文学研究的领域,而将其视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来考察,包括“...

評分

商伟老师这本新著是一本非常灵动有趣的研究性著作,从李白的“黄鹤楼情结”展开,生发了一系列关于古人“题写名胜”的思考,包括题名方式、书写内容、物质媒介,建筑空间和历史记忆、历史想象的关系,研究超出了文学研究的领域,而将其视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来考察,包括“...

評分

文本研究相关,有些跟宇文所安相通的地方。”许多重要的观念和命题都来自诗歌自身,或蕴含在诗歌的形象化的表述中“,深以为然。论证层层推进,前后勾连,读起来也引人入胜,很受启发。然而如果想模仿、想推进的话,如果对文本没有独到见解和大量阅读,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評分

商伟老师这本新著是一本非常灵动有趣的研究性著作,从李白的“黄鹤楼情结”展开,生发了一系列关于古人“题写名胜”的思考,包括题名方式、书写内容、物质媒介,建筑空间和历史记忆、历史想象的关系,研究超出了文学研究的领域,而将其视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来考察,包括“...

用戶評價

评分

讀過。佩服作者的是用較少材料講齣一個精緻的故事。由李白與崔顥而展開的互文性風景,從黃鶴樓帶來的壓力到摧毀與重建,杜甫為首的人給齣的不同答案,江山多變態,一上一迴新。脫離物象的文本化風景與基於文本的新物象。作為理論基礎的影響焦慮與作為對象的鳳凰颱黃鶴樓都是經典文本,經典意味著已經被講過許多次。在這種情況下講齣新意,這點很激勵人。另外“名勝”更像是作者探討問題的場地而不是對象,看到的是以名勝為場詩人捉對廝殺。而目光移至名勝本身或許有新的發現。例如,同樣是鳳凰颱,可以看看李白的另一首鳳凰颱,以及杜甫的鳳凰颱。

评分

讀過。佩服作者的是用較少材料講齣一個精緻的故事。由李白與崔顥而展開的互文性風景,從黃鶴樓帶來的壓力到摧毀與重建,杜甫為首的人給齣的不同答案,江山多變態,一上一迴新。脫離物象的文本化風景與基於文本的新物象。作為理論基礎的影響焦慮與作為對象的鳳凰颱黃鶴樓都是經典文本,經典意味著已經被講過許多次。在這種情況下講齣新意,這點很激勵人。另外“名勝”更像是作者探討問題的場地而不是對象,看到的是以名勝為場詩人捉對廝殺。而目光移至名勝本身或許有新的發現。例如,同樣是鳳凰颱,可以看看李白的另一首鳳凰颱,以及杜甫的鳳凰颱。

评分

“詩歌互文關係的天羅地網”。 誰織就瞭這“羅網”?天地乎?詩人乎?作者乎?

评分

文本的競爭與互動,互文性概念的運用。聯想到瞭晚明山水版畫和山水畫的交錯發展。

评分

宇文所安一脈,是《追憶》《金陵懷古》的細化和衍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