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心归处是敦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樊锦诗 口述
出品人:
页数:4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79548
丛书系列:传记译林
图书标签:
  • 敦煌
  • 传记
  • 樊锦诗
  • 人文
  • 艺术史
  • 女性
  • 自述
  • 文物
  • 敦煌
  • 文化
  • 历史
  • 旅行
  • 艺术
  • 人文
  • 守护
  • 传承
  • 丝路
  • 心灵归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

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

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

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

她都选择了——坚守。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详细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

她守护国宝,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数十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

——CCTV《朗读者》

她穷极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的生命足迹里,品到了坚毅,读到了专注,也深深感到那个瘦弱并不伟岸身躯里,包裹着一颗高贵倔强的灵魂。

——《光明日报》

西北大漠的风沙吹硬了樊锦诗的吴侬软语,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道道印痕,却从没改变她坚守敦煌的那颗心。

——《中国文化报》

作者简介

◎樊锦诗

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顾春芳

上海宝山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戏剧交响》,出版有诗集《四月的沉醉》。

◎◎樊锦诗与顾春芳相识于2014年的敦煌,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樊锦诗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懂我的人”。

目录信息

自 序
第一章 人生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第三章 敦煌是我的宿命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第五章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第六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第七章 敦煌的女儿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
第九章 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
第十章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润心田
第十二章 四十年后终成卷
第十三章 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樊锦诗年表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01 圣地 敦煌是一个无法简单地用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地方。它起源于公元366年,一位名叫乐僔的僧人,从中原远游至敦煌。天色已晚之时,他不经意地抬头望向三危山的方向。此时的三危山上,金光万道,璀璨光明,仿佛有千佛化现,乐僔被这庄严的佛光盛景惊呆了。他深信这就是自己苦...  

评分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29日下午 场地支持:书式生活 活动主题:坚守内心的纯粹&交流2019年度读书 活动书目:《我心归处是敦煌》 活动主持: 周蒙蒙老师 文字记录:刘晓侠老师、武岳行老师、朱建宇老师 活动摄影:走肖 参会书友:魏老师、曹老师、杨老师、黄老师、李老师、张...  

评分

评分

我是2015年的冬天第一次去敦煌的。大学的那几年我对独自旅行毫无惧意,冬天是淡季,一个人30块住着一整个青旅六人间。老板为我烧足了电暖器并加了几床被子,十分热情。2017年夏天再去的时候,整条商业街已经满满当当全是人,我路过店里探头问了两句去榆林窟的事,老板语意多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老太太说。为什么没离开呢?“这就是命啊。”朴素的口述传记,真诚动人。敦煌催磨了她的青春,连亲情爱情都要格外负重。谁能料命运何如,有过怨,有过厌,说“爱”太单薄。活在一块土地上,执守、沉默,孜孜做事,日复一日,终究与它长到了一起。这是老一辈敦煌人的共同故事。

评分

樊老师的传奇人生 其中能看到特定历史的重要时刻 敦煌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 还有作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所能达致的纯粹境界

评分

君子不器。守一不移。国家之幸。精神图腾。致敬致敬!被他们的情怀和坚持深深感动。

评分

哪些是根据口述的,哪些是编者擅自加的,非常明显,两部分扞格不入。樊的自述都很动人,但编者很蠢,不加节制地大抄二手资料,连工作汇报都照抄,有好几章整章都是资料堆砌起来的。因为东拼西抄,内容也时有重复。资料功夫要下在看不到的地方,像水中盐,不是这样连自己都没消化,就像沙子掺在米饭里。前些年出的陈佩秋谈话录《名画说疑》,也是这样被自以为是的编者搞坏的。

评分

哪些是根据口述的,哪些是编者擅自加的,非常明显,两部分扞格不入。樊的自述都很动人,但编者很蠢,不加节制地大抄二手资料,连工作汇报都照抄,有好几章整章都是资料堆砌起来的。因为东拼西抄,内容也时有重复。资料功夫要下在看不到的地方,像水中盐,不是这样连自己都没消化,就像沙子掺在米饭里。前些年出的陈佩秋谈话录《名画说疑》,也是这样被自以为是的编者搞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