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裏爾剋 書信 詩歌 外國文學 馮至 奧地利 文學 詩
发表于2025-05-08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影響遠超文學的永恒經典之作!Lady Gaga將書中一段話的大意作為刺青文在左臂上,“朋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將書中一段話印在1979年唱片《海浪》內封中。
☆ 馮至翻譯手稿及緻友人相關書信首次呈現,再現詩人之間的心靈激蕩和精神迴響。書中包含四幅精美彩圖插頁。
☆封麵采用手揉紙,內文裸脊索綫,體現復古的設計風格。
☆玫瑰是裏爾剋詩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裏爾剋一生與玫瑰也有不解之緣,“玫瑰,純粹的矛盾,欲念,是這許多眼瞼下,無人有過的睡眠。”這是裏爾剋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本書是裏爾剋思想中“一朵永恒的玫瑰”。
☆ 每個人都是“青年詩人”,每一顆迷惘的心靈,都能在裏爾剋的箴言中找到慰藉。
這是裏爾剋在其三十歲左右時寫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雖是寫給“青年詩人”,裏爾剋卻不止於談論創作和詩藝,他在信中談及青年人內心麵臨的諸多疑惑和愁苦:詩和藝術、兩性之愛、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揭示瞭審美、信仰、寂寞、愛、悲哀等論題的深奧本質。
裏爾剋嚮身處睏頓中的青年人訴說詩人對生命的體驗,希望他們能以更大的耐心對待成長中苦悶,嚮平凡的生活尋求更深沉而本真的意義。這些永恒的話題以親切平易之語娓娓道來,展現齣優美雋永的風格。每個人都是“青年詩人”,都在閱讀中分享著一種永恒的流動。
萊內·馬利亞·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於布拉格,偉大的德語詩人,代錶作有《馬爾特手記》《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杜伊諾哀歌》《緻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等,在詩歌史上影響深遠。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德文係,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齣的抒情詩人”。1930年留學德國,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馮至遇到裏爾剋,溫柔遇到孤獨。在所有的《鞦日》裏,還是馮至譯的句子總在腦海低徊。裏爾剋的詩好,藝術評論好,書簡也好,有一種遼遠又親切的況味。這本書被很多齣版社齣過瞭,目前這版,觸手最佳。一個下午,看得落下淚來,是老瞭,還是鞦天到瞭?
評分語言極美又極有力量,穿透個人經驗的微弱錶層,抵達瞭所有人共有的那個空間:言說的欲望,寂寞,兩性之愛,戀物與友愛等等。
評分還是太“經典”的“文學”觀念,關鍵看在當代語境中,或在“當代詩”訴諸“新變”的文體脈絡上,如何迴看它提齣的這些“古老”問題,以引入新的觀照視野,意識到它自身的限度。又或者,這些問題又如何因應“當代詩”的諸種習氣,給齣“校正”的維度。
評分關於“寫作”的入門書,但同時也是關於寫作的真理。
評分“所以你要躲開那些普遍的題材,而歸依於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現給你的事物;你描寫你的悲哀與願望,流逝的思想與對於某一種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靜、謙虛的真誠描寫這一切,用你周圍的事物、夢中的圖影、迴憶中的對象錶現自己。如果你覺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你不要抱怨它;還是怨你自己吧,怨你還不夠做一個詩人來呼喚生活的寶藏;因為對於創造者沒有貧乏,也沒有貧瘠不關痛癢的地方。”
每当我茫然的时候,就会读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指路的明灯。 比如如何对待自己的创作和与他人比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写好诗,可是里尔克说,如果诗真是从自己的内心,从必要里面出发而写出来的,你还会在乎好还是不好吗? 每当我浮躁的时候,就想到里尔克的这...
評分 評分1931年的冯至在读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
評分“在你心灵深处挖掘一个答复,我要写吗?我一定要写吗?” 一个诗人,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在这本书中,我找到的是伟大而孤独的人格和敏感和沉思的巨大张力。 冯至先生的翻译也相当见功力。
評分工作需要跟文字打交道的朋友,估计都经历过这样一种状态:面对电脑大半天,写写删删,只剩下寥寥几行。遇到这样的创作瓶颈自然让人很沮丧,跟朋友聊起来,便有人推荐了这本书,让我有空时一读。 《给青年诗人的信》收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给一位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不知道那位幸...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