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吳飛 主編
出品人:
頁數:601
译者: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8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647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學術史
  • 民國學術
  • 思想史
  • 南菁書院
  • 2019
  • 近代史
  • 南菁書院
  • 近世學術
  • 中國書院
  • 學術史
  • 教育史
  • 晚清
  • 近代思想
  • 地方文化
  • 傳統學術
  • 學術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清末民初的經學研究中,“漢宋兼采”是一股不可迴避的風潮,這股風潮流行於晚清,卻並非是對乾嘉漢學的反動,而是乾嘉經學的進一步發展。清末江蘇學政黃體芳於光緒八年在江陰建立南菁書院,高揚漢宋兼采旗幟。南菁書院的理念匯集並培育瞭眾多經學大師,如黃以周、王先謙、張锡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間促成瞭晚清經學的又一座高峰,也成為連接清代與近代學術的重要橋梁,可以看作對清代經學的總結。

本書精選三十篇關於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的文章,展現瞭南菁學者們在晚清經學和教育等多領域的研究與作為,對全麵認識南菁書院及其對晚清民國經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對今日的經學與禮學研究亦有珍貴的啓發價值。

著者簡介

吳飛,1973 年生於河北肅寜,2005 年獲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督教哲學、人類學、中西文化比較、禮學等,著有《自殺作為中國問題》(2007)、《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2009)、《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奧古斯丁對西方古典文明的終結》(2013)、《人倫的“解體”:形質論傳統中的傢國焦慮》(2017)等,點校整理有:張锡恭《喪服鄭氏學》(2017)。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輯 文化轉型中的南菁學術
人纔作育與南菁書院學統 張濤
鬍適與南菁書院 趙統
因緣際會:南菁書院中的常州學人群體 葉舟
第二輯 南菁師儒
禮學即理學:儆居學派的思想脈絡 吳飛
《禮書通故》點校本補充說明 喬秀岩
“製作之源”與“因革之要”:論《禮書通故》《五禮通考》著述之異趣 顧遷
黃儆居與清季易學 榖繼明
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十翼後錄》七捲本敘錄 韓偉錶
黃以周《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的正文來源與注文考辨 程繼紅
黃以周的子學著述四種 張涅
王先謙與晚清經學教育:晚清民初經學探研錄之二 吳國武
啓濛與救亡之爭:從《翼教叢編》看湖南新舊兩黨的論爭 曹潤青
論陳喬樅與王先謙三傢詩學之體係 李霖
第三輯 南菁課生
試論張锡恭的《喪服》詮釋特色 鄧聲國
張锡恭的“正尊降服論”及其意義 周飛舟
略述張锡恭《茹荼軒文集》《續集》刻本與稿本之異同 孫帥
讀曹君直《箋經室遺集》 嚴壽澂
曹叔彥先生論《春鞦》 林鵠
追尋六經之本:曹元弼的《孝經》學 陳壁生
曹元弼與梁鼎芬交遊研究 崔燕南
曹元弼與唐文治交遊考論 李科
積厚流光:唐文治先生與南菁精神之發揚 鄧國光
唐文治《論語大義》探微 虞萬裏
唐文治《十三經讀本》論略 陳國安 茆萌
論祭為四本說的積成 顧濤
從學術經曆看唐文治的哲學思想形態特徵 趙金剛
“理學為體,經濟為用”:唐文治政治思想述論 周萍
鬍玉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修撰考述:以日本外務省檔案為中心 華喆
金天翮創編之晚清樂歌集考 李靜
從書院治經到學堂讀經:孫雄與近代中國學術轉型  陸胤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唐文治为南菁学子题辞时,正在主持一手创办的无锡国专,谋求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继承育才传道的书院传统。20世纪的历史洪流是废书院而兴学校,而一些有识之士显然并不认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乙未,清政府鉴于“人才为庶政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乃谕各地...  

評分

唐文治为南菁学子题辞时,正在主持一手创办的无锡国专,谋求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继承育才传道的书院传统。20世纪的历史洪流是废书院而兴学校,而一些有识之士显然并不认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乙未,清政府鉴于“人才为庶政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乃谕各地...  

評分

唐文治为南菁学子题辞时,正在主持一手创办的无锡国专,谋求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继承育才传道的书院传统。20世纪的历史洪流是废书院而兴学校,而一些有识之士显然并不认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乙未,清政府鉴于“人才为庶政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乃谕各地...  

評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乙未,清政府鉴于“人才为庶政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乃谕各地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四个月后,长江之畔的江阴县城,时任江苏学政李殿林遵旨将治下开办近二十年的南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并上奏南菁学子经史、政治、天算、格致之学门...

評分

唐文治为南菁学子题辞时,正在主持一手创办的无锡国专,谋求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继承育才传道的书院传统。20世纪的历史洪流是废书院而兴学校,而一些有识之士显然并不认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乙未,清政府鉴于“人才为庶政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乃谕各地...  

用戶評價

评分

鈕永建 吳稚暉 汪曾祺

评分

一月翻閱。南菁問題牽涉甚廣,以後會格外關注。此集多為文獻及人物考釋,大約以陸胤寫孫同康大概段數最高。吳飛,周飛舟等先生的文章,用力程度大約相當於其研究生時代(乃至本科時代)的一篇課程作業,不過北大高纔的識力在此,製藝也不同凡響。趙統先生的書院誌無疑已搭建南菁源流的大體框架,其用力之勤遠邁多數優博,後來者當格外藉重。編纂體例無疑已經用心,但集內各篇全呈發散。實則吳稚暉自吳稚暉,蔣維喬自蔣維喬,孟森自孟森,曹元弼,唐文治,張锡恭等又各有路數與進境,且多人都不隻應課於此。書院實為學人命中一逆旅,在地方史視角而外不可太強調學緣的整閤力。

评分

鈕永建 吳稚暉 汪曾祺

评分

一月翻閱。南菁問題牽涉甚廣,以後會格外關注。此集多為文獻及人物考釋,大約以陸胤寫孫同康大概段數最高。吳飛,周飛舟等先生的文章,用力程度大約相當於其研究生時代(乃至本科時代)的一篇課程作業,不過北大高纔的識力在此,製藝也不同凡響。趙統先生的書院誌無疑已搭建南菁源流的大體框架,其用力之勤遠邁多數優博,後來者當格外藉重。編纂體例無疑已經用心,但集內各篇全呈發散。實則吳稚暉自吳稚暉,蔣維喬自蔣維喬,孟森自孟森,曹元弼,唐文治,張锡恭等又各有路數與進境,且多人都不隻應課於此。書院實為學人命中一逆旅,在地方史視角而外不可太強調學緣的整閤力。

评分

一月翻閱。南菁問題牽涉甚廣,以後會格外關注。此集多為文獻及人物考釋,大約以陸胤寫孫同康大概段數最高。吳飛,周飛舟等先生的文章,用力程度大約相當於其研究生時代(乃至本科時代)的一篇課程作業,不過北大高纔的識力在此,製藝也不同凡響。趙統先生的書院誌無疑已搭建南菁源流的大體框架,其用力之勤遠邁多數優博,後來者當格外藉重。編纂體例無疑已經用心,但集內各篇全呈發散。實則吳稚暉自吳稚暉,蔣維喬自蔣維喬,孟森自孟森,曹元弼,唐文治,張锡恭等又各有路數與進境,且多人都不隻應課於此。書院實為學人命中一逆旅,在地方史視角而外不可太強調學緣的整閤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