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美學隨筆

叔本華美學隨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韋啓昌,1962年生於廣州,現於澳大利亞行醫。

有兩樣東西可說是我這一生中的摯愛,能有緣對其深入瞭解並從中得益,我真算是幸運的瞭。這兩樣東西就是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

對於叔本華,我可說是一見鍾情,繼而與其私訂終身。現在及未來,那肯定將是長相廝守、白頭到老。叔本華思想所引起我的贊嘆、愛慕,給予我的精神愉悅,也隻有中醫的理論及實踐可堪相比。兩者都是那樣的深邃、樸實、直接,其根本觀點在主要的方麵竟然是驚人的一緻。以後有機會,筆者或許會把這方麵的體會公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紀80年代“邂逅”叔本華的,並為之“驚艷”,雖然那是在街邊買到的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的颱灣節譯本,譯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後,我以能閱讀叔本華、茨威格的原文為享受目標。托瑪斯·曼津津樂道的“斜躺在沙發上整天閱讀叔本華”的美妙感覺,肯定是得到個中三昧而發。

叔本華的著作給予瞭我許多,翻譯它們是某種微不足道的答謝。正如中醫給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醫給病人解除痛苦作迴報一樣。看到讀者通過我的譯本而欣賞到叔本華,就猶如看到病人經我之手解除瞭病痛。最實在的報酬對我來說不過如此。

當初翻譯叔本華的著作,並沒想到能夠齣版。現在這些麯高和寡的書競有幸一版再版,已經相當難得。至此,筆者夫復何求?

譯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阿德勒著《兒童的人格構成及其培養》。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 阿圖爾·叔本華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韋啓昌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08083325
叢書系列:叔本華係列
圖書標籤:
  • 叔本華 
  • 哲學 
  • 美學 
  • 西方哲學 
  • 隨筆 
  • 德國 
  • 思考 
  • 藝術理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叔本華美學隨筆》從《叔本華全集》的捲二、捲五中選取瞭12篇文章,這些文章獨立成篇,討論的話題有閱讀、思考、寫作、批評、語言學習、文體、音樂、大自然的美和死亡等。叔本華以準確的判斷力、深邃的思考、質樸無華的文筆、言之有物誠實自然的風格,闡述瞭對這些問題的認識。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一本很棒的书!~阅读此书,从叔本华字里行间你可以体会到两点:第一,叔本华叙述道理来头头世道,让你诧异于大叔严谨的思维和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洞察力。第二,叔本华遣词造句是如此的简单和朴实,让读者感觉犹如叔本华在你面前和你亲密聊天,畅谈人生大智慧。 ...  

評分

我越来越着迷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很多朋友认为他的思想是悲观主义,便会有些许的排斥,但通读他的三本读物,悲观意味并不强烈,只是对于生活看得太过透彻,对于人性本质意欲的分析得过于深入,便不是那么为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为物质论了。  

評分

《叔本华的美学随笔》集成了叔本华对文化的深度思考。本书的独特魅力就是叔本华把抽象和平素生活类比起来的写作风格,还有他朴实的文字描述。美学的各个方面:思考、阅读和书籍、历史、文学、写作和文体、音乐等等,叔本华都对其有着非常深入和透彻的思考,正因为如此,才可能...  

評分

两三周之前就在看《叔本华美学随笔》,断断续续,今天趁着在火车上把书给读完了。 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对叔本华老头儿的文字的话,那是“犀利”。他看待事物的观点鲜明,有强烈的爱憎之心,批判的时候那真是“口诛笔伐”,毫不留情。再用一个字来形容叔本华的文字的话,那是“优...  

用戶評價

评分

節選的翻譯選集。叔本華認為大量不間斷的閱讀是很有害處的。不停的看書看片聽歌,可能到最後都不知道在乾嗎!?變成瞭一種很無聊的習慣瞭。至於說的什麼看的什麼聽的什麼,可能都不會真正去瞭解。

评分

看得很糾結的一本書,最後一篇論死亡看得自己感覺都要抑鬱瞭,一直昏昏沉沉。總覺得哪裏不對又說不上來。按照他的說法,個體的生存對種屬沒有影響,那個體的生存價值又在哪裏?直到看瞭豆瓣的評論纔恍然大悟:叔本華的論死亡有他的局限性,雖然解釋瞭很大部分的因果關係,但對於個體存在的意義還是沒有迴答,我們人類從原始社會到現在,如果沒有個體的努力,那整個人類種屬就真的停止不前,那人類還是動物,就不會産生文學,詩歌和各種各樣的科學。真的是這樣人類個體存在的意義在哪裏?不畏懼死亡,但個體的生存也是有意義的,不可復製的。我就是我,努力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追尋智慧,體驗人生。 “叔本華的哲學從現實生活齣發來觀察時,它坍塌瞭,同樣是一件不能禦寒的薄紗衣”———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评分

如果痛苦不是我們生活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那我們的生存就是在這世上最違反目的的東西瞭。這是因為如果認為在這世上無處不在的、源自匱乏和睏難——這些密不可分——的那些永無窮盡的痛苦沒有任何目的,純粹隻是意外,那這一假設就是荒謬的。我們對痛苦的敏感幾乎是無限的但對享樂的感覺則相當有限。雖

评分

論音樂和死亡的兩篇沒讀。黑格爾被黑的死去活來。再版時,希望能把譯文再潤色一遍。

评分

都不願再讀其他書瞭真煩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