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作者胡晴舫说,世界上没有伟大的办公室文学,大部分的作家不是拒绝上班,厌恶上班,就是压根儿瞧不起上班这件事。遇上了灰色单调的现代办公室,看见一大群中午时间从各个大楼涌出来进食的制服乌鸦,听见那些人谈房屋贷款和休假规划的对话,他们的想象力只能一片空白。但是,我观看我的经理像一只志得意满的蝴蝶在办公室盘旋,来回舞动,同事们带着固定到有点呆滞的笑容跟在他身后,我不由地想,这已经是最伟大的文学主题了。
来自台湾,旅居香港的作家胡晴舫(39岁),著作包括《旅人》《她》《机械时代》《滥情者》和《办公室》,通过文化评论、小说、散文,关注现代人在全球化环境中的身份与处境,引起同时代读者的共鸣。
很少有人会关注职场,然后认真写作,奉献真实。我说的不是杜拉拉一类,他们把职场当成了风花雪月的场所,当成了你死我活的战场,当成了激情澎湃的另一类表现。其实,职场只不过是工作,是《办公室》——胡晴舫的书才是真正给这个灰色空间的人看的。 办公室一如疯人院,工作好...
评分随便读了几篇,没有陌生感,全世界大部分办公室都差不多,充满着政治的氛围,离不开,走不掉,像巨大的地心引力,连抱怨都是一个样。 即使外表看起来光鲜的公司,内在的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说里面没有人积极,没有人有过欣喜,觉得找到了价值的认可,有了家一样的归属,...
评分加拿大资源生态学教授William Rees曾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生态危机,是生态圈有“人态危机”。而胡晴舫在隐喻的层面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办公室更像是一潭深藏在丛林里的沼泽。表面上查看不到任何动静。你不是看见、而是听见生物在你周围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细细琐琐,不甚连...
评分即便,我们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老板,但,去全然否定一个人的曾经存在,仿佛这个人从来不曾与我们共享过同一个时空,其中披露出来的无情人性,以及生命的完全可替换性,还是常常让我在下班时刻,望见逐渐净空的偌大办公室,禁不住打个冷颤。 生命的虚无性让我们...
那些面孔是如此的相似~
评分喜欢后三分之一部分
评分办公室小品~ 好玩又贴切~
评分单《假期》一篇便足五星
评分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用大量的比喻。所有的故事都是我曾经闪回的自以为是的刻骨铭心却旋即烟消云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