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人说这是又一个三国鼎立的时期,有人说这是南北朝历史的再现。“天可汗”荣光不再,以正统自居的宋朝两次亡于异族之手。宋太祖、宋太宗、寇准、狄青、王安石、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朱熹、史弥远、贾似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体制结合在一起,在皇权的形态、士大夫政治、兴文抑武的国策、内政与外交的互动等层面,揭示着影响两宋300余年历史走向的因素。
孙健:北京师范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史、海外汉学。著有《文献与学术:宋代典籍海外流传与欧美学界宋史研究》等。
站在千年之后回望,宋朝的社会生活似乎显得平静和优雅,在文化气质方面甚至有着魏晋时期的自由和开阔。至于皇权与宫廷,比起明代的汹涌激烈,宋朝也多了不少的柔弱和书卷气。 “兴文抑武”是讲述宋代无法跳过的一个标签,《识宋》一书则通过几位关键人物对此作出更为细致的诠释...
评分 评分 评分专写宋朝的书很多,虽说每本书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孙健博士的这本书,却是以专业的视角,更加权威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宋朝。 都说读和历史有关的书很枯燥,但是这本书集权威性、趣味性于一身,读后依然意犹未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所以坚持。读书也是...
评分一朝兴亡事,从重文轻武,变法党争,到偏安一隅再到二帝并存,权相执政,看完了有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切似乎早已安排的感觉
评分从北宋历史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节点。
评分读下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意义啊
评分脉络很清晰,将三百年宋史通过代表性人物串起来,一窥宋朝政治特点与走向,从北宋“重文抑武”“强干弱枝”“士大夫政治”到南宋“皇权分裂”“权相政治”,读书人待遇优厚,但是也不能忽视个别书生误国,党争内耗对于宋朝国力的消耗。 我们总是批评北宋“重文抑武”、联金抗辽、南宋联蒙抗金政策,但是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思维中,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看待历史真的应该抱着一种“历史之理解,历史之同情”的态度
评分读下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意义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