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绅》后半部分是周荣德先生早年在云南昆阳对费孝通先生所做的六篇关于乡村士绅的个案访谈。前半部分的理论思考与后半部分的人物访谈,二者相得益彰,互相印证。这次以完整的形式将《中国士绅》推荐给中文读者.并借以表达对逝去一代学者的追思和敬意。1953年,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作序、其夫人玛格丽特编辑的《中国士绅》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主要记录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学术成果的作品此后一直是英语世界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这一论域难以忽略的参考文献。
窃以为,该部分为此书的经典,笔力不凡,盖费先生专业之故。 反正一个总的观点就是城市吸干了农村:人们从农村夺取原材料和地租来购来买外国生产的商品用于城市消费,农村资源只出不进,原本用于补贴生计的小手工业又因外国工业冲击而绝迹。此外现代化教育没办法充当城...
评分经典作品往往同时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读这本胜过读一万本;二是必须先读过这本,才能读下面的一万本。 费孝通的这部人类学著作,内容涉及思想、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并且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独到而极具说服力的见解。民国时期,由于历史的机遇,涌现了一大批“专...
评分1953年,一本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斐尔德编辑的《中国士绅》在芝加哥大学出版。该书是费孝通先生于1947~1948年发表在报刊杂志上部分文章的合集。出版之际,中国刚刚完成举世震惊的土地改革运动。对于这一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海外舆论猜测万端,褒贬不一。...
评分1946年,抗日战争硝烟未散,国共内战枪声又起,国家命运继续沉浮于战火飞灰中。《中国士绅-城乡关系集论》便是根据彼时费孝通先生发表在《美国社会学学刊》的长篇论文《农民与士绅: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一种解释》,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结合费先生后期英文口述编撰而成...
评分很不认真地读完了费孝通先生的《中国绅士》。 我从这本书里只看到了一个问题:传统中国为何一直停滞不前而近代以来的所谓革命又是为何发生。 第一部分先生说,因为我们的世俗权力和道德权威分离了。 乍一听有点像国外的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然而我想两者...
费孝通先生的《中国士绅》60年前在美出版,而那时出版商已无法与费先生联系。33年前,费先生摘掉了右派帽子,进入第二次学术生命期。8年前,费先生逝世。真正有生命力的著作必是unzhuangbility。俺N年前曾言,新中国之所以新,1文革摧毁传统文化2改革摧毁传统宗族。因此,中国士绅作为阶层,今已不复存在。然中国之大,一杆子管到底不现实。社区自治也罢,村民自治也好,大一统之下要留小自治,这或是士绅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评分后半部分比较有意思。令我思考两个问题:社会学家陈述时是否应该代入个人感情;故事性和共性陈述哪个更重要。
评分费先生的名著,终于看完了
评分后文的六位士绅的故事耐人寻味,即使这在地方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人是好的,并不存心害民,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身边的家人亲戚大都会滥用这份力量去满足一己之私,最后的恶果都是要那最最底层的老百姓承担,更遑论那些本来就不好的劣绅了。在那个年代,士绅,作为阶层来说,确实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了。
评分五星是看在费老的面子上。读这个出国转内销的完全没有读《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时的阅读快感。赵旭东,林荣远喊你回家一起学语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