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的认知研究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的认知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科
作者:雷江华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4739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唇讀
  • 教育教学
  • 语言
  • 語言學
  • R
  • H
  • G
  • 听觉障碍
  • 唇读
  • 认知研究
  • 特殊教育
  • 视觉感知
  • 语言发展
  • 学习障碍
  • 教育心理学
  • 感知能力
  • 听觉替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的认知研究》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听觉障碍者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研究成果,从分析唇读的基本原理入手,梳理了国内外唇读发展的基本历程,综述了唇读的大脑机制与信息加工机制,通过系列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唇读语音识别效果的异同、听觉损失条件的差异对唇读语音识别效果的影响等。并通过听觉辅助干预与听语交流环境干预考察了听觉语言经验对唇读的作用情况,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语音编码在听觉障碍者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开展随班就读的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

雷江华,男,1975年7月生,湖北鄂州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的研究领域为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主持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校级基金项目;已经发表相关著作2本(合著),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5本,在《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香港特殊教育论坛》、《现代特殊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SCI来源期刊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2007年第40卷第4期)收录论文1篇;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2项。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唇读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唇读的概念分析
一 国外唇读术语的演变
二 我国唇读概念的厘定
第二节 唇读的活动过程
一 视觉活动
二 言语活动
三 思维活动
第三节 唇读的基本要素
一 主要因素
二 次要因素
第四节 唇读的辅助系统
一 触觉辅助
二 听觉辅助
三 视觉辅助
第二章 唇读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唇读在国外的发展
一 口语教学的兴起
二 口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三 唇读教学法
第二节 唇读在我国的发展
一 我国聋教育的发展
二 唇读训练的历史回顾
三 唇读训练地位变更之剖析
四 重新认识唇读训练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章 唇读的认知机制
第一节 唇读的大脑机制
一 聋人唇读大脑机制研究的背景
二 聋人唇读的大脑机制
三 聋人听觉皮层的功能差异
四 听觉皮层的可塑性对聋人语言康复的意义
五 总结
第二节 唇读的信息加工机制
一 信息输入
二 唇读的加工水平
三 唇读的编码方式
四 唇读的语言感知理论模型
五 唇读的特征提取
第四章 唇读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条件控制的唇读比较研究
一 字词条件下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比较研究
二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熟悉教师与陌生教师口形的比较研究
三 不同测试条件下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比较研究
四 实验条件选择的思考
第二节 不同听觉损失条件下的唇读比较研究
一 正常学生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比较研究
二 语前致聋与语后致聋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比较研究
三 听觉损失不同程度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比较研究
四 听觉损失对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
第五章 唇读的干预研究
第一节 唇读的听觉辅助干预研究
一 听觉辅助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二 佩戴助听器听障学生的视听通道效应
三 听觉辅助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四 视觉代偿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第二节 唇读的听语环境干预研究
一 口语教学班在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中的作用
二 家庭语言交流环境对听障儿童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
三 听觉语言交流环境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第三节 唇读的干预研究对唇读训练与教学的启示
一 利用音素可见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唇读训练
二 通过镜前练习,加强唇读训练的视觉反馈
三 佩戴助听器,增强唇读训练的听觉反馈
四 语言康复训练要听能训练与唇读训练并重
五 聋校在采用综合语言教育时要重视口语教学
六 家庭要营造口语交流环境,促进听障儿童语音意识的发展
第六章 语音编码在唇读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 聋生语音编码的构成成分
二 聋生语音编码的形成机制
三 语音编码与其他编码之间的关系
四 语音编码在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实验研究
一 语音编码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
二 语音编码与听觉辅助之间的关系
三 语音编码与语言交流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综合讨论
一 从音素可见性的利用分析构音编码的作用
二 从听觉的利用分析听觉编码的作用
三 从三种编码的关系梳理中分析语音编码的作用
第四节 教学启示
一 听语教学模式
二 视话教学模式
三 手语教学模式
四 综合语言教学模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